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元侍者求赞》
《元侍者求赞》全文
宋 / 释清远   形式: 赞  押[马]韵

道虽光明,形则山野。提折脚铛,住深兰若。

拙韵无取,陋容谁写。常在左右,觉元侍者。

(0)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修行理念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修行者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道虽光明,形则山野。”开篇即以“道”与“形”的对比,揭示了修行之路的内在与外在的矛盾统一。道,象征着修行的真理与光明,而形,则是修行者所处的世俗世界,山野代表了生活的艰辛与现实的束缚。这一对比,既表达了修行者追求精神超越的坚定信念,也暗示了修行过程中的艰难与挑战。

“提折脚铛,住深兰若。”进一步描绘了修行者的日常生活状态。折脚铛,可能是指简陋的炊具,象征着修行者生活条件的朴素与简朴;深兰若,则是深山中的小寺庙,隐喻修行者远离尘嚣,潜心修行的生活环境。这两句通过具体的物品和地点,形象地展现了修行者在艰苦环境中坚持修行的精神风貌。

“拙韵无取,陋容谁写。”这两句则转向对修行者内在品质的赞美。拙韵,指质朴而不加修饰的韵律,寓意修行者不追求外在的华丽,而是注重内心的真诚与纯粹;陋容,形容外表的平凡或不完美,却强调了内在品质的重要性。这两句通过对比内外,强调了修行者追求内在精神世界的高尚情操。

“常在左右,觉元侍者。”最后两句点明了主题,将“觉元侍者”作为对象进行赞颂。觉元侍者可能是特定的修行者或象征性的存在,常在左右意味着觉元侍者始终陪伴在旁,给予指导与支持。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觉元侍者的尊敬与感激,也体现了修行过程中同伴互助、共同成长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修行者在追求精神超越之路上的坚韧与智慧,以及同伴间相互支持、共同成长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释清远
朝代:宋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十一月廿八日承诏篆题宣文阁榜作

诏题宫榜号宣文,延阁山储尽典坟。

自笑虫鱼笺尔雅,敢将蛇蚓儗凌云。

明经重席从今见,妙选登瀛在昔闻。

比屋可封知有日,经天纬地是吾君。

(0)

次韵大学士喀喇子山公见寄二首·其二

瀛岛高飞孤凤凰,不知人世有炎凉。

独怜短翮羁栖苦,五色文章照眼光。

(0)

上京杂诗十首·其一

皇图基正统,朔易建神京。

地厚南坡煖,天低北斗明。

禁垣金耸阁,朝市石为城。

盛业超前古,侯王作干桢。

(0)

龙门

两山屹立地望尊,天作上京之南门。

雷雨低垂银汉近,蛟龙出没碧涛翻。

曾厓云合泉声冷,阴壑冰森昼影昏。

自是职方形势大,祝融太白播篱藩。

(0)

樵阳八咏用陈教和周东圃韵·其六西塔暮钟

山外斜阳紫翠浮,相轮无影半空秋。

晚钟吹落人间去,一抹青烟澹未收。

(0)

樵阳八咏用陈教和周东圃韵·其三石鼓松风

蛟鼍斫断藓痕斑,万壑萧萧响佩环。

溪馆梦回山月冷,满天秋影韵珊珊。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