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巷口板桥西,燕子池塘此寄栖。
春雨又逢挑果节,画梁重补落花泥。
经年别诉曾相识,满壁诗留是旧题。
更好双飞林绝处,红墙新筑绿杨溪。
清风巷口板桥西,燕子池塘此寄栖。
春雨又逢挑果节,画梁重补落花泥。
经年别诉曾相识,满壁诗留是旧题。
更好双飞林绝处,红墙新筑绿杨溪。
这首诗描绘了燕子在春天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和谐。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燕子在板桥西的清风巷口与池塘边的生活场景,以及它们与春雨、落花的互动,营造出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
首句“清风巷口板桥西”,以清风、板桥和巷口为背景,勾勒出燕子活动的环境,简洁而富有画面感。接着,“燕子池塘此寄栖”一句,点明了燕子的栖息地,进一步丰富了场景的细节。
“春雨又逢挑果节,画梁重补落花泥”两句,将季节与自然现象巧妙结合,春雨与挑果节的相遇,不仅增添了季节的氛围,也暗示了燕子忙碌的生活状态。画梁重补落花泥,则形象地描绘了燕子修补巢穴的情景,体现了它们对家园的守护与维护。
“经年别诉曾相识,满壁诗留是旧题”两句,转而抒发了诗人对于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这里不仅表达了诗人与燕子之间的某种情感联系,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深沉思考。
最后,“更好双飞林绝处,红墙新筑绿杨溪”两句,以燕子的双飞与新筑的红墙绿杨溪为意象,既展现了燕子的自由与和谐,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燕子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个人情感的巧妙融入,展现了春日的美好与生命的活力,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与时间的深刻感悟。
降羌当有甲齐山,叛虏应无马量谷。
莫忧斗米千钱贵,自可航河一苇足。
绣衣不但捕群偷,赦书蠲租亡者复。
知吾劳倦神亦充,白发何妨面如玉。
怀英名高长史口,独以一人当北斗。
黄公崛起与之班,奄有斯名唐以还。
文章破觚赖圣世,笔墨未逃蹊径间。
湖州太守诸儒长,可独进贤无上赏。
曾语黄公四坐惊,竞吟佳句汶阳城。
饮茶未胜薄酒倾,若人所辱伊人荣。
凤兮德衰众鸟耻,陈蔡不忧颜氏子。
穷吟百轴传未已,短发频搔为君喜。
君不见富贵及时行乐难,虽无赵女有秦弹。
梦中自古不识路,月在云际劳梯攀。
何时半岭闻清啸,相值苏门百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