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秋夜长晴雨二首·其二》
《古秋夜长晴雨二首·其二》全文
元 / 何中   形式: 古风

雪浪流碧虚,雨花散前除。

西风红叶石栏曲,尽并寒声归绮疏。

回文读罢双蛾敛,城上啼乌稀漏点。

东家娇小乍迎郎,沈水银篝残晚妆。

灯里镜台閒自照,红颜相似夜偏长。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的静谧与凄美,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

首句“雪浪流碧虚,雨花散前除”以“雪浪”和“雨花”为意象,描绘了秋日雨后的景象,碧空如洗,雨花洒落,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西风红叶石栏曲,尽并寒声归绮疏”进一步渲染了秋意,西风吹过,红叶飘零,石栏弯曲,寒声汇聚,绮疏(窗棂)映衬着这一切,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

“回文读罢双蛾敛,城上啼乌稀漏点”则转而描写室内情景,诗人读完回文后,双眉轻敛,思绪万千。城头传来稀疏的乌鸦叫声,如同滴答的时钟,增添了几分寂寥与深沉。这里运用了“回文”这一古代文学形式,增加了诗的趣味性和文化内涵。

最后,“东家娇小乍迎郎,沈水银篝残晚妆”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东邻的小女子刚刚迎接她的郎君,晚妆未散,香炉中的沉水香烟袅袅升起,营造出一种甜蜜而略带哀愁的氛围。而“灯里镜台闲自照,红颜相似夜偏长”则将视线拉回到诗人自身,他在灯下独自照镜,红颜依旧,但夜晚似乎格外漫长,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秋夜的静美与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何中
朝代:元

(1265—1332)元抚州乐安人,字太虚,一字养正。少颖拔,以古学自任,学弘深该博。文宗至顺间,应行省之请,讲授于龙兴路东湖、宗濂二书院。有《通鉴纲目测海》、《通书问》、《知非堂稿》。
猜你喜欢

彭州歌

彭州昔号小成都,城市繁华锦不如。
尚有遗儒头雪白,见人犹自问诗书。
彭州又曰牡丹乡,花月人称小雒阳。
自笑我来逢八月,手攀枯干举清觞。

(0)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七十四

第五华筵正大宫,辘轳引酒吸长虹。
金盘堆起胡羊肉,御指三千响碧空。

(0)

齐天乐·冷烟残水山阴道

冷烟残水山阴道,家家拥门黄叶。
故里鱼肥,初寒雁落,孤艇将归时节。
江南恨节。
问还与何人,共歌新阕。
换尽秋芳,想渠西子更愁绝。
当时无限旧事,叹繁华似梦,如今休说。
短褐临流,幽怀倚石,山色重逢都别。
江云冻结。
算只有梅花,尚堪攀折。
寄取相思,一枝和夜雪。

(0)

摸鱼儿·洗芳林

洗芳林、夜来风雨。
匆匆还送春去。
方才送得春归了,那又送君南浦。
君听取。
怕此承、春归也过吴中路。
君行到处。
便快折湖边,千条翠柳,为我系春住。
春还住。
休索吟春伴侣。
残花今已尘土。
姑苏台下烟波远,西子近来何许。
能唤否。
又恐怕、残春到了无凭据。
烦君妙语。
更为我将春,连花带柳,写入翠笺句。

(0)

高阳台·驼褐轻装

驼褐轻装,狨鞯小队,冰河夜渡流澌。
朔雪平沙,飞花乱拂蛾眉。
琵琶已是凄凉调,更赋情、不比当时。
想如今,人在龙庭,初劝金卮。
一枝芳信应难寄,向山边水际,独抱相思。
江雁孤回,天涯人自归迟。
归来依旧秦淮碧,问此愁、还有谁知。
对东风,空似垂杨,零乱千丝。

(0)

天香·龙涎香

孤峤蟠烟,层涛蜕月,骊宫夜采铅水。
讯远槎风,梦深薇露,化作断魂心字。
红瓷候火,还乍识、冰环玉指。
一缕萦帘翠影,依稀海天云气。
几回殢娇半醉。
翦春灯、夜寒花碎。
更好故溪飞雪,小窗深闭。
荀令如今顿老,总忘却、樽前旧风味。
谩余熏,空篝素被。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