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居予昔至,古郓泰山隈。
钓地卢泉美,帆天钜野开。
霸思齐相竞,道感鲁儒培。
历世传微学,随时产异才。
稍穷南土胜,端为北堂来。
金错倾求砚,斑衣戏捧杯。
三春芍药国,六代凤凰台。
搜览心应惬,题评句必瑰。
暑风初绿稻,霖雨正黄梅。
江路宜珍护,鹏程积渐催。
君居予昔至,古郓泰山隈。
钓地卢泉美,帆天钜野开。
霸思齐相竞,道感鲁儒培。
历世传微学,随时产异才。
稍穷南土胜,端为北堂来。
金错倾求砚,斑衣戏捧杯。
三春芍药国,六代凤凰台。
搜览心应惬,题评句必瑰。
暑风初绿稻,霖雨正黄梅。
江路宜珍护,鹏程积渐催。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开篇“君居予昔至,古郓泰山隈”两句,以泰山为背景,设定了一个历史悠久、气势宏大的画面。“钓地卢泉美,帆天钜野开”则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图景,其中“卢泉”可能指的是泰山脚下的著名泉水,而“钜野”则是对一片开阔地带的美称。
接下来的“霸思齐相竞,道感鲁儒培”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尊崇与景仰,其中“霸思”可能指的是古代圣贤的思想,“齐相竞”则是对这些思想竞相传承的赞美,而“道感鲁儒培”则是对孔子及儒家学说的敬仰。
“历世传微学,随时产异才”两句,强调了历史上的学术传承和时代英才的涌现。随后“稍穷南土胜,端为北堂来”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眷恋之情以及对北方某地(可能是指朝廷或文化中心)的向往。
“金错倾求砚,斑衣戏捧杯”两句,则描绘了一位文人的书房生活,其中“金错”可能是一种装饰,“倾求砚”则是对书法用具的追求,而“斑衣”则可能指的是文人特有的服饰风格。
紧接着的“三春芍药国,六代凤凰台”两句,是对某一地区(或文化象征)的美好称颂,其中“三春”和“六代”都强调了时间的长久,而“芍药国”与“凤凰台”则是对自然景观和建筑奇观的描绘。
“搜览心应惬,题评句必瑰”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在游览中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以及对文学创作的追求。“暑风初绿稻,霖雨正黄梅”则是对季节变化和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
最后,“江路宜珍护,鹏程积渐催”两句,可能是在劝告友人珍惜时光,对未来之路的期待与鼓励。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文化素养、情感寄托和艺术造诣。
九垓共色。想洛滨剑客,吹呼长笛。
貏豸老松,别树平欺烂柯折。
应是千官鹤舞,腾贺表、谁家椽笔。
赐宴也,内劝宣来,真个是瑶席。休怪,巷陌寂。
有一种可人,扫了还积。
悲饥闭户,僵卧袁安我偏忆。
凝望天童列嶂,谁大胆、偷藏遥碧。
待问讯、清友看,怕难认得。
扑尽征衫气。小夷犹、尊罍杖履,踏开花事。
邂逅山翁行乐处,何似乌衣旧里。
叹芳草、舞台歌地。
百岁光阴如梦断,算古今、兴废都如此。
何用洒,儿曹泪。江南自有渔樵队。
想家山、猿愁鹤怨,问人归未。
寄语寒梅休放尽,留取三花两蕊。
待老子、领些春意。
皎皎风流心自许,尽何妨、瘦影横斜水。
烦翠羽,伴醒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