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名不易,一法贯真宗。
入位谁分别,深玄隐大功。
杳冥难测度,象外理皆同。
洞府群仙侣,三天顺九重。
逍遥名不易,一法贯真宗。
入位谁分别,深玄隐大功。
杳冥难测度,象外理皆同。
洞府群仙侣,三天顺九重。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皇帝赵桢所作,名为《逍遥咏》。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逍遥”一词的咏叹,表达了自己对于道法修炼与个人境界提升的理解和追求。
首句“逍遥名不易,一法贯真宗”,诗人指出“逍遥”这一精神状态或境界并不好达到,它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方法来实践,最终才能通达真理。这里体现了作者对于道家修炼之法的重视和对其深刻理解的态度。
接下来的“入位谁分别,深玄隐大功”,则是在说进入这种精神状态的人,已经超越世俗的区分,他们所隐藏的是巨大的修为成就。这里“入位”可能指的是达到了一定的道德境界,“深玄隐大功”则是对他们高深莫测且不为人知的修炼成果的赞美。
“杳冥难测度,象外理皆同”,诗中进一步描述了这种精神状态难以用常规尺度去衡量,它超出了形象和逻辑的范围,一切都归于同一原理。这里强调的是修炼成就的深奥与不可捉摸。
末句“洞府群仙侣,三天顺九重”则展现了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可以进入神仙共处的洞府,与宇宙最高层次——三天和谐相处,同时也顺应了道教中的九重天界。这里不仅描绘了一种精神上的自由,更是对修炼者最终成就的美好展望。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逍遥”境界的描述,展示了作者对于道家修炼和个人精神提升的深刻理解和追求,以及对于达到高层次精神自由状态的向往。
幽赏索秋痕,轻车远城郭。
连磴玩回蟠,惊新非意度。
村墟阒见闻,踞石眺岩壑。
清泉越远冈,崎岖绕石落。
红叶挂寒条,参差绮云灼。
感此凌霜姿,赏心别有托。
阴霞生莫崖,归怀展领略。
追忆发奇吟,吟成独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