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粘天,垂杨醮水,声声啼鴃催春。
把玉人惊觉,镜里眉颦。
昨夜红窗风雨,知多少、堕溷飘茵。
相怜甚,花真侬命,侬是花身。纷纷。
扫来还满,将红袖轻兜,不放沾尘。
向水边林下,筑个花坟。
让与莺儿燕子,寒食候、好替招魂。
湖山背,何人听来,悄揾啼痕。
芳草粘天,垂杨醮水,声声啼鴃催春。
把玉人惊觉,镜里眉颦。
昨夜红窗风雨,知多少、堕溷飘茵。
相怜甚,花真侬命,侬是花身。纷纷。
扫来还满,将红袖轻兜,不放沾尘。
向水边林下,筑个花坟。
让与莺儿燕子,寒食候、好替招魂。
湖山背,何人听来,悄揾啼痕。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日清晨的画面,芳草蔓生,与天相连,垂杨倒映在水面,杜鹃鸟的啼鸣催促着春天的到来。美人被这美景惊醒,镜中的她眉头微蹙,似乎沉浸在昨夜风雨后的感伤中。红窗内外,落花无数,有的飘入泥土,有的随风翻飞,显得凄美而无奈。词人自比花身,感叹命运如花,易凋零。
接下来,词人清扫落花,小心翼翼地不让它们沾染尘土,表现出对花的深深怜惜。他甚至在水边林下为花们筑起一座小坟,希望让莺燕在寒食时节代替自己招魂,寄托哀思。最后,词人独自面对湖山,那寂静的环境仿佛只有他能听到花的哭泣,他的心情沉重,悄悄抹去心中的泪水。整首词情感深沉,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生命的无常和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