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石云山晚渡》
《石云山晚渡》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暝色渐迷津,招招唤渡频。

烟横石云路,柳暗塔坡春。

见月知潮汐,登舟辨主宾。

芦中有穷士,应是未归人。

(0)
鉴赏

这首《石云山晚渡》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夜晚渡河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暮色中渡口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

首联“暝色渐迷津,招招唤渡频”,开篇即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夜幕降临,光线渐弱,渡口显得有些模糊,但渡船却频繁地召唤着过河的人们,展现出了渡口繁忙而有序的一面。

颔联“烟横石云路,柳暗塔坡春”进一步描绘了渡口周围的环境。烟雾缭绕于石路之上,仿佛给道路披上了一层轻纱,而岸边的柳树在春风中摇曳生姿,将塔坡映衬得更加幽静,营造出一幅充满生机与和谐的画面。

颈联“见月知潮汐,登舟辨主宾”则转而描写夜晚的景象。通过见到月亮来判断潮水的涨落,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力,也暗示了渡河活动与自然规律的紧密联系。同时,乘船之人能够分辨出主人与宾客,体现了社会交往中的礼仪与秩序。

尾联“芦中有穷士,应是未归人”以芦苇丛中隐藏的“穷士”形象,寓意着那些或许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归家的人,表达了对他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人间百态的深刻洞察与人文关怀。

整体而言,《石云山晚渡》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夜晚渡河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与社会生活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题李伯时三马图卷

神龙来自大宛西,腾踏清秋十二蹄。

今日天闲多骏骨,玉门沙远草萋萋。

(0)

徐醉墨小像·其一

浓淡烟云带石林,藤花如雪草堂深。

只疑龙井山头雨,飞过西湖作晚阴。

(0)

秋郊

路穿黄叶林,马嘶秋色里。

白鸟何处来,飞下野塘水。

(0)

次韵答定水见心和尚·其二

白发苍颜谷口樵,美人不见谁能招。

独客春深但惆怅,双峰日落空岧峣。

贝章早起焚香读,金粟秋蒸埽叶烧。

文采风流有如此,云霄何必羡杭标。

(0)

谢良夫惠茶

欲谱茶经唤陆郎,三泉何事水汤汤。

金芽尚带先春露,玉髓空遗旧日香。

清苦家风搜肺腑,乱离符谶说旗枪。

闭门读罢先天易,惊觉王孙出醉乡。

(0)

姚江对月有怀仲远徵君

百里芙蓉绕曲阿,锦帆轻飏白鸥波。

月华夜照山河淡,露气秋添草木多。

湖上故人成远别,天边鸿雁几时过。

相思两岸蘋花白,回首西风倚棹歌。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