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喜衣石上人再入山同住》
《喜衣石上人再入山同住》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抖擞生衣两袖尘,上山原是下山人。

祗缘踏著来时路,聊复寻思去后因。

老眼岂存三日见,孤心又得一回新。

明朝更有樵西约,中道凭师辨主宾。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成鹫所作,名为《喜衣石上人再入山同住》。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衣石上人再次共赴山中生活的喜悦与感慨。

首联“抖擞生衣两袖尘,上山原是下山人。”开篇即以生动的细节描绘出衣石上人归山前的准备状态,通过“抖擞”和“两袖尘”的动作,展现出他离开俗世、回归自然的决心。同时,“上山原是下山人”一句,既是对衣石上人身份的肯定,也暗含着对人生轮回、世事无常的深刻思考。

颔联“祗缘踏著来时路,聊复寻思去后因。”进一步揭示了衣石上人此次重返山林的原因,或许是为了追寻内心的平静,或是为了寻找生命的意义。通过“来时路”与“去后因”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去与未来的思考,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颈联“老眼岂存三日见,孤心又得一回新。”则从个人情感层面出发,描述了诗人对衣石上人重归山林的欣喜之情。尽管岁月已逝,但衣石上人的心灵却如同新生,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这一联不仅表现了友情的深厚,也体现了对自然与生命的赞美。

尾联“明朝更有樵西约,中道凭师辨主宾。”则展望未来,表达了诗人期待与衣石上人共同度过更多时光的愿望。通过“樵西约”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生活的情趣,也暗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与默契。最后,“中道凭师辨主宾”一句,既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也是对友情与智慧的颂扬。

整首诗通过对衣石上人归山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以及生命意义的深刻感悟,语言质朴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动人。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富贵曲十二首·其二

妙舞谁同静婉,清歌莫辨娇娆。

绮阁珠帘半捲,画堂银烛高烧。

(0)

寄居谷元池亭陈生为除室张榻酬以二绝·其一

雪阻燕山道,风寒易水尘。

独怜陈仲子,扫榻待幽人。

(0)

右山茶·其三竹

霜飘金奏沉,风动玉声碎。

可似薛家娘,秋闺鸣素佩。

(0)

题李惟寅山房三十八咏·其三十三如如境

兰若何翛然,焚香拥孤衲。

兀坐万缘空,绳床下黄叶。

(0)

题李惟寅山房三十八咏·其十九琅玕亭

十万琅玕枝,个个青欲堕。

不分王徽之,借我亭中坐。

(0)

题李惟寅山房三十八咏·其十一藏真洞

藤萝垂洞口,空谷四无人。

恍惚天台路,难寻两玉真。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