瘖哑痴聋病,求医大法王。
贪瞋无相体,正定得清凉。
达者通贤圣,迷情任意狂。
分明如是说,寂静有闲忙。
瘖哑痴聋病,求医大法王。
贪瞋无相体,正定得清凉。
达者通贤圣,迷情任意狂。
分明如是说,寂静有闲忙。
这首诗名为《逍遥咏(其十五)》,出自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赵炅之手。诗中通过对瘖哑痴聋病象征性描述,表达了对于心灵净化与精神修养的追求和向往。
首句“瘖哑痴聋病,求医大法王。”运用了疾病作为喻指内心的污浊与迷茫,借求医之举,表达了诗人对于心灵救赎的渴望。大法王在此代指可以治愈这些精神疾患的高明医生或智者。
“贪瞋无相体,正定得清凉。”这两句进一步描绘出内心世界的清净状态。贪瞋(贪婪和愤怒)是佛教中的三毒之一,代表了人性中的负面情绪。而“无相体”则指超越世间相对概念的境界。“正定得清凉”表明通过正念与定力,可以达到心灵上的宁静与凉爽。
诗的后半部分“达者通贤圣,迷情任意狂。分明如是说,寂静有闲忙。”则从两个层面展示了智慧与愚昧的心态对比。达观者能够理解和领悟贤者的教诲,而沉迷于世间情感的人,则任由自己的欲望所驱使,变得狂乱不已。最后两句强调了对于内在真理的明晰认识与实际行动之间的平衡,以及即便在寂静中也存在着忙碌和闲适的对比。
整首诗通过深刻的哲思和独特的意象,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纷扰,追求心灵清净与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三杰人材有重轻,子房呼字不呼名。
天授家传此韬略,固应堂上有奇兵。
方虎成功张仲在,惟忠与孝一心纯。
英姿鹦鹉洲前见,异日麒麟閤上人。
挟纩皆由一语温,吮疽效命亦前闻。
听得武昌军士说,张家军比岳家军。
元颜辛巳寇边日,十骑能收唐邓州。
奈何养兵一百万,岁以金缯遗虏囚。
春秋尚复九世雠,和议于今六十秋。
诸将宁无持禄念,将军必不为身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