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水汤汤,想驴背、吟髯如戟。
还记否、八叉狂咏,乌丝盈笈。
满地军书迟羽箭,一天霜信催刀尺。
更燕南赵北老悲歌、身仍客。谁并马,三河杰。
重吊古,梁园笔。怅招携道远,鞭丝斜直。
试上铜台高处望,乡心好共晨风发。
正两溪、秋水浸蒹葭,初肥鳜。
漳水汤汤,想驴背、吟髯如戟。
还记否、八叉狂咏,乌丝盈笈。
满地军书迟羽箭,一天霜信催刀尺。
更燕南赵北老悲歌、身仍客。谁并马,三河杰。
重吊古,梁园笔。怅招携道远,鞭丝斜直。
试上铜台高处望,乡心好共晨风发。
正两溪、秋水浸蒹葭,初肥鳜。
这首《满江红》描绘了深秋时节,诗人回忆起当年在中原地区客居时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感慨。
首先,“漳水汤汤”开篇即以漳水的浩荡之势,营造出一种辽阔而深沉的氛围,引出对往昔时光的回忆。“想驴背、吟髯如戟”,想象着自己骑在驴背上,胡须如同戟般飘扬,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文人形象。
接着,“还记否、八叉狂咏,乌丝盈笈”,回忆起当年挥毫泼墨,文思泉涌,诗句如同乌丝般密布在书籍之上,表现了诗人创作的激情与才华。
“满地军书迟羽箭,一天霜信催刀尺”,通过对比军书的迟缓与霜信的急促,暗示了战事的紧张与时间的紧迫,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对于国家命运的忧虑。
“更燕南赵北老悲歌、身仍客”,进一步深化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异乡,但心中依然怀有对故土的深情和对国家兴衰的忧虑。
“谁并马,三河杰”,这里可能是指与志同道合之士并肩作战或交流,强调了友情与合作的重要性。
“重吊古,梁园笔”,再次回到对历史的追忆,梁园是古代文人聚会之地,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雅集的向往与怀念。
“怅招携道远,鞭丝斜直”,表达了对未能与志同道合之人深入交流的遗憾,以及对当前处境的无奈。
“试上铜台高处望,乡心好共晨风发”,诗人试图登高望远,寄托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与清晨的微风共同表达内心的思绪。
最后,“正两溪、秋水浸蒹葭,初肥鳜”,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美景,两溪边秋水泛滥,芦苇丛生,鳜鱼肥美,既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是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捕捉。
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个人经历的回顾,也有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素商吹景,西真赋巧,桂子秋借蟾光。
层层翠葆,深隐幽艳清香。
占得秀岩分种,天教薇露染娇黄。
珍庭晓,透肌破鼻,细细芬芳。
应是月中倒影,喜馀叶婆娑,灏色迎凉。
移根上苑,雅称曲槛回廊。
趁取蕊珠密缀,与收花雾著宫裳。
帘栊静,好围四坐,对赏瑶觞。
十月新阳。喜桃杏秀发,宫殿春香。
宝历开图,文母协应时康。
诞庆欣逢令旦,向花闱、罄列嫔嫱。
欢荣是九五,侍膳芳筵,翠扆龙章。
天心人共喜,拱三钗瑞彩,同捧瑶觞。
禁中和气,都入法部丝簧。
一片神仙锦绣,正珠帘、高卷云光。
遐龄祝亿载,永奉慈颜,地久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