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淮阴夜宿二首·其一》
《淮阴夜宿二首·其一》全文
唐 / 孙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水国南无畔,扁舟北未期。

乡情淮上失,归梦郢中疑。

木落知寒近,山长见日迟。

客行心绪乱,不及洛阳时。

(0)
注释
水国:指南方多水的地区。
畔:边际。
扁舟:小船。
北未期:北行的行程还未确定。
乡情:思乡之情。
淮上:淮河流域。
失:失去。
郢中:古代楚国的都城,这里泛指故乡。
木落:树叶凋零。
知:感知。
寒近:寒冷临近。
山长:山路漫长。
见日迟:日出显得迟缓。
客行:旅人出行。
心绪乱:心情纷乱。
不及:比不上。
洛阳时:洛阳(古都,这里代指安宁平静的生活)。
翻译
南方水乡没有边际,小船北行的行程还未确定。
在淮河上失去了故乡之情,归乡的梦在郢都也感到迷茫。
树叶凋零感知寒冷临近,山路漫长使日出显得迟缓。
旅人的心情纷乱如麻,比不上在洛阳时的宁静。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秋夜的旅途中所感所思。开篇“水国南无畔,扁舟北未期”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归乡之路的渴望与不确定性,"畔"指河岸或田埂,这里意味着边界,而"扁舟"则是一种平底的小船,常用於浅水中。诗人南下无定期,只能是北上还未有确切的日子。这两句既写出了对家乡的向往,也流露出旅途中的孤独与无奈。

接下来,“乡情淮上失,归梦郢中疑”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情感已经在长江之上迷失,而关于归家的梦想则充满了不确定性。"淮上"指的是长江流域,这里象征着诗人与故土的距离;"郢中"则是古地名,今湖北省公安县一带,诗人可能曾在此处有所寄托。

“木落知寒近,山长见日迟”两句写景抒情,秋天树叶纷纷落下,预示着冬日将至的寒冷;而山谷间的阳光因为山势的遮挡显得格外延缓,这些自然景象都深化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感和对归乡的渴望。

最后,“客行心绪乱,不及洛阳时”则是诗人在旅途中因思念家乡而心绪紊乱,甚至连曾经留恋过的洛阳城都变得不再重要。这里“洛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在唐代更是一座繁华都市,但在诗人的情感世界里,它已经被对故土的深切渴望所替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游子对于归乡的强烈愿望,以及旅途中孤独与不确定性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孙逖

孙逖
朝代:唐   籍贯:今东昌府区沙镇   生辰:696~761

孙逖(696~761)唐朝大臣、史学家,唐朝潞州涉县(今河北涉县)人。自幼能文,才思敏捷。曾任刑部侍郎、太子左庶子、少詹事等职。有作品《宿云门寺阁》《赠尚书右仆射》《晦日湖塘》等传世。
猜你喜欢

仲秋朝拜昭陵

清秋寿原上,诏拜承吉卜。

尝读贞观书,及兹幸斋沐。

文皇昔潜耀,隋季自颠覆。

抚运斯顺人,救焚非逐鹿。

神祇戴元圣,君父纳大麓。

良将授兵符,直臣调鼎餗。

无疆传庆祚,有截荷亭育。

仙驭淩紫氛,神游弃黄屋。

方祗护山迹,先正陪岩腹。

杳杳九嵏深,沈沈万灵肃。

鸟飞田已辟,龙去云犹簇。

金气爽林峦,乾冈走崖谷。

吾皇弘孝理,率士蒙景福。

拥佑乃清夷,威灵谅回复。

礼承三公重,心愧二卿禄。

展敬何所伸,曾以斧山木。

(0)

题亡友江畔旧居

寥落留三径,柴扉对楚江。

蟏蛸集暗壁,蜥蜴走寒窗。

松盖欹书幌,苔衣上酒缸。

平生断金契,到此泪成双。

(0)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挽歌词三首·其三

常时柏梁宴,今日谷林归。

玉斝恩波遍,灵辒烟雨霏。

乔山森羽骑,渭水拥旌旂。

仙驭何由见,耘田鸟自飞。

(0)

送殷卿罢举归淮南旧居

计偕十上竟无成,忽忆嵓居便独行。

志业尝探绝编义,风尘虚作弃繻生。

岁储应叹山田薄,里社诗逢野酝清。

惆怅中年群从少,相看欲别倍关情。

(0)

假摄池州留别东溪隐居

一官仍是假,岂愿数离群。

愁鬓看如雪,浮名认是云。

暂辞南国隐,莫勒北山文。

今后松溪月,还应梦见君。

(0)

对赵颖歌

人间几日变桑田,谁识神仙洞里天。

短促虽知有殊异,且须欢醉在生前。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