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岂解亡人国,万卷平生最苦辛。
只作卧龙嗟晚悟,当年人畏近前嗔。
六经岂解亡人国,万卷平生最苦辛。
只作卧龙嗟晚悟,当年人畏近前嗔。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流谦的作品,再游蒋山(其二)。从这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个人的生活体验。
"六经岂解亡人国,万卷平生最苦辛。"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籍的渴望与对过往历史的思考。六经指的是儒家经典中的《易》、《书》、《诗》、《春秋》、《仪礼》和《乐》,这里用来象征文化传承和智慧的源泉。"岂解"表达了疑问或不解,诗人在质疑这些古籍是否能够真正理解已经消逝的历史和亡国之痛。"万卷平生最苦辛"则描绘了诗人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的艰辛历程,以及对知识的追求。
"只作卧龙嗟晚悟,当年人畏近前嗔。" 这两句则是诗人自我反省与时光流逝的感慨。"卧龙"源于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关羽,后来成为豪杰之称。这里诗人以此自比,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往的理解和认识可能来得太迟缓。"当年人畏近前嗔"则是说在过去,因为不了解诗人的为人处世,所以人们都对他敬而远之,甚至有所怨恨。
整体上,这四句诗通过对古籍的思考和个人经历的反省,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与文化传承的深刻理解,以及个人的生活感悟。
笄珥初归室,缫纫共起家。
清风依玉树,和气茁兰芽。
送子归黄壤,收名入白华。
大书彤史上,谁谓过于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