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兴三十九首·其十五》
《杂兴三十九首·其十五》全文
宋 / 张镃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河南牧羊儿,不识奇字书。

君王事边头,无亦官帑虚。

慨然分家资,补国何勤渠。

讵有忠于君,而谓不学欤。

毋令败群语,缑氏果有馀。

惜哉封禅主,更欲取名誉。

岁晚责缘饰,宜其返田闾。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河南牧羊人对朝廷官员的批评与自我期许。诗中通过牧羊人的形象,表达了对那些不识字、无才华却执掌国事之人的讽刺,同时也反映出牧羊人对于国家大事的关心和责任感。

“河南牧羊儿,不识奇字书。”一句点明了牧羊人虽然不懂得复杂的文字,但却有着自己的见解和智慧。紧接着,“君王事边头,无亦官帳虚。”则是对那些在边疆处理国事却缺乏真才实学的官员的讥讽,他们的职位空虚,没有实际的贡献。

“慨然分家资,补国何勤渠。”这两句表达了牧羊人对于国家的忠诚和付出,即使是分割自己的家产也愿意为国家出力。接着,“讵有忠于君,而谓不学欤。”则是在质疑那些自称忠于君主却不肯学习的人,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否真的出于忠诚。

“毋令败群语,缑氏果有馀。”此处牧羊人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不希望因为官员们的无能而导致国家的语言(即政策、法规)变得混乱和无序。最后,“惜哉封禅主,更欲取名誉。”批评那些追求个人名誉却忽视责任的统治者。

“岁晚责缘饰,宜其返田闾。”这两句则是牧羊人的自我期许,希望在年老时能够回归到田园生活,不再纠缠于朝廷的虚华和官员们的尔虞。通过这样的表述,诗人展现了对简单、朴实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对于那些丧失初心的统治者的批判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当时政治和社会状况的深刻洞察,而且还传达了一种理想主义的情怀,期待着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能真正为国家带来福祉。

作者介绍

张镃
朝代:宋   号:约斋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生辰:1153—1221?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猜你喜欢

送王国卿

功名世所济,时节不可迟。

夙昔闻斯语,至今良独疑。

筋力与时背,进取将愿违。

譬如宝燕石,无用于重赀。

不恨岁月晚,畏为豪俊嗤。

见君复感叹,吾道其如台。

古之英贤人,隐显亦不齐。

出处各努力,悠悠慰我思。

(0)

酬林国华先辈

昔吾临汝南,休骑思俊贤。

此邦号多士,今世犹依然。

奉诏选计偕,至者皆比肩。

子时避逃我,常独怀悁悁。

岂我非其人,长鲸隘蹄泉。

将由求之失,黄鹄去不还。

察廉未塞责,负课终弥年。

解印归卧家,百忧正缠绵。

闻子来仕门,华裾灿云烟。

手携一卷书,金碧纷蝉联。

慰我平生怀,意好何深坚。

始知向难进,非以相弃捐。

乡评让父兄,观国气无前。

翰飞果自致,大笑诸老先。

毫末为豫章,众流成深渊。

物常积于久,念子亦勉旃。

令名百世荣,文学贵本元。

爱至相期深,愧无长者言。

(0)

屏上两贤二首·其一谢灵运

谢公乐山水,不以官爵间。

天机有所赋,世俗从尔讪。

上蹑巉岩峰,下弄清冷涧。

吾生慕如此,敢避刺疏慢。

宁为途中龟,勿作蒿下鴳。

(0)

雪意

凄风起幽朔,白日晦光色。

仰视浮云高,苍茫天容碧。

林林愯群木,栗栗抱寒魄。

今朝识天意,欲见松与柏。

(0)

魏京诗·其二十一

孰为强暴,敢不来觐。俾怛于威,于忠是训。

(0)

魏京诗·其六

业业烝黎,载震载惊。侵魏及澶,群心不宁。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