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向高轩共好音,乾坤浩荡境沉沉。
恍然指下迷宫羽,不信人间有古今。
瀑涧夜寒鸣雨歇,风林昼静落花深。
回看胜事已成梦,难写凄凉一片心。
曾向高轩共好音,乾坤浩荡境沉沉。
恍然指下迷宫羽,不信人间有古今。
瀑涧夜寒鸣雨歇,风林昼静落花深。
回看胜事已成梦,难写凄凉一片心。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吴与弼所作,名为《题听松轩》。诗中描绘了听松轩周围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受。
首联“曾向高轩共好音,乾坤浩荡境沉沉”描绘了诗人曾经在高雅的厅堂中聆听美妙的音乐,天地广阔,环境宁静深远。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将高轩的音乐与天地的浩瀚相联系,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颔联“恍然指下迷宫羽,不信人间有古今”则表达了诗人对音乐艺术的深刻感悟。通过“指下迷宫羽”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音乐如同迷宫中的羽毛,让人沉浸其中,难以分辨时间的流逝,仿佛音乐超越了时空的界限,让人怀疑世间是否真的存在古今之分。
颈联“瀑涧夜寒鸣雨歇,风林昼静落花深”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瀑布的寒声与雨后的寂静,以及白天风吹过树林时落叶的深度。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深沉。
尾联“回看胜事已成梦,难写凄凉一片心”则是全诗情感的集中体现。诗人回顾往昔的美好时光,如今却如梦境般遥远,难以捕捉。面对这种情感的变迁,诗人感到内心的凄凉与无奈,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出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生命流转的感慨。
使君来作牧,众若倚南山。
时节当授衣,已念赤子寒。
驾言出登眺,岂为景趣繁。
民风指顾中,惠术良欲殚。
纾怀有佳句,伏诵一再叹。
从今安田里,不度百牢关。
五湖千里吞吴天,馆娃宫殿何悠然。
银山铁垒挽不动,万丈夕阳如血鲜。
野人固陋元不识,光芒夺眼眼无力。
长安路远人不来,信道举头惟见日。
煌煌火德千载期,赤帝之子张赤旗。
岁寒水冷自可畏,岂必夏盾同冬衰。
冯夷舞归惊且悦,幽壑沉沉忽金阙。
媚川谩道水含珠,照水讵誇虹贯月。
何处扁舟飞片帆,中有西子轻红衫。
想像玉颜人不远,杖头星斗寒相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