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鸣诚知曙,谷幽光未显。
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泫。
逶迤傍隈隩,迢递陟陉岘。
过涧既厉急,登栈亦陵缅。
川渚屡径复,乘流玩回转。
苹萍泛沉深,菰蒲冒清浅。
企石挹飞泉,攀林摘叶卷。
想见山阿人,薜萝若在眼。
握兰勤徒结,折麻心莫展。
情用赏为美,事昧竟谁辨?
观此遗物虑,一悟得所遣。
猿鸣诚知曙,谷幽光未显。
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泫。
逶迤傍隈隩,迢递陟陉岘。
过涧既厉急,登栈亦陵缅。
川渚屡径复,乘流玩回转。
苹萍泛沉深,菰蒲冒清浅。
企石挹飞泉,攀林摘叶卷。
想见山阿人,薜萝若在眼。
握兰勤徒结,折麻心莫展。
情用赏为美,事昧竟谁辨?
观此遗物虑,一悟得所遣。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间行走图景。开篇“猿鸣诚知曙,谷幽光未显”两句,刻画了清晨山谷中猿猴啼叫的声音和尚未完全散去的夜色,以及山谷深处的幽暗与静谧。
接着,“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泫”描述了山脚下的云雾正聚集,花间露珠未干的湿润景象。诗人通过这些细节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美丽。
“逶迤傍隈隩,迢递陟陉岘”一段,展示了山路的曲折和连绵,以及行走中的艰难。紧接着,“过涧既厉急,登栈亦陵缅”则形象地表达了渡水和攀援树木时的险峻与困顿。
“川渚屡径复,乘流玩回转”这两句,诗人似乎在享受着山间溪流的美景,不断地在小路上重返,或者是随波逐流地游戏于水中。
“苹萍泛沉深,菰蒲冒清浅”一段,写出了水草的繁盛和水面的清澈。诗人似乎对这一切都有着深刻的情感体验。
“企石挹飞泉,攀林摘叶卷”则是诗人在山间活动的生动写照。他或许正试图触摸那些飞泻而下的溪流,或是在树上摘取叶片,留作纪念。
“想见山阿人,薜萝若在眼”一句,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远方山中居民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对自然景物的深情。
随后,“握兰勤徒结,折麻心莫展”则表现了诗人对于某种事物或情感的执着和不愿放手。这里“兰”可能象征着高洁的情操,而“麻”则可能是生活中的琐碎牵绊。
“情用赏为美,事昧竟谁辨”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欣赏,以及面对复杂世事时的困惑与无奈。
最后,“观此遗物虑,一悟得所遣”则是诗人在观察古迹时产生的感慨和顿悟。他似乎从这些自然万象中找到了自己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深刻情感,以及他在面对自然时的心灵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