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落天地瘦,万象皆枯槁。
雕鹗盘远空,旷野风浩浩。
杖策访孤茅,皤然见一老。
朝夕空箪瓢,左右惟桑枣。
歌声激金石,且复摅怀抱。
饥寒无黯颜,端坐能静好。
郁郁西陵松,风霜常自保。
木落天地瘦,万象皆枯槁。
雕鹗盘远空,旷野风浩浩。
杖策访孤茅,皤然见一老。
朝夕空箪瓢,左右惟桑枣。
歌声激金石,且复摅怀抱。
饥寒无黯颜,端坐能静好。
郁郁西陵松,风霜常自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景象,"木落天地瘦,万象皆枯槁",展现了大自然在秋季的萧瑟与凋零。诗人以雕鹗翱翔于辽阔天空为背景,"雕鹗盘远空,旷野风浩浩",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壮丽的画面。接着,诗人步行探访一座简陋的茅屋,遇见一位须发皓白的老者,他过着清贫的生活,"朝夕空箪瓢,左右惟桑枣",但精神世界丰富,歌声激昂如金石,表达他的情感和志向。
老者的乐观与坚韧令人感动,"歌声激金石,且复摅怀抱",即使面对饥寒,也能保持开朗,"饥寒无黯颜,端坐能静好"。最后,诗人以西陵松的形象作结,"郁郁西陵松,风霜常自保",象征着老者坚韧不屈的精神,无论生活如何艰难,都能像松树一样经受风霜,保持自我。整体上,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表达了对坚韧生活态度的赞美。
几年不到东岩下,旧住僧亡屋亦无。
寒日萧条何物在,朽松经烧石池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