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来作牧,众若倚南山。
时节当授衣,已念赤子寒。
驾言出登眺,岂为景趣繁。
民风指顾中,惠术良欲殚。
纾怀有佳句,伏诵一再叹。
从今安田里,不度百牢关。
使君来作牧,众若倚南山。
时节当授衣,已念赤子寒。
驾言出登眺,岂为景趣繁。
民风指顾中,惠术良欲殚。
纾怀有佳句,伏诵一再叹。
从今安田里,不度百牢关。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秋季来到农村,看到百姓倚靠南山的景象。官员心系百姓,想到他们可能会因为寒冷而受苦,于是想到了分发衣物以缓解他们的困境。这显示了官员对民众的关怀和责任感。
"驾言出登眺,岂为景趣繁"一句表达了官员在巡视过程中,对周围风光的赞赏,但这并不是他主要的兴趣所在。他的真正关注点是民间的风俗习惯和百姓的生活状况。
诗人通过"惠术良欲殚"一句,强调了官员施行仁政、惠泽民众的美好愿望,这种愿景正与古代圣君惠民的理想相呼应。
最后两句"纾怀有佳句,伏诵一再叹"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位官员美好的品德和行为给予高度评价,并反复吟诵其优美之处。"从今安田里,不度百牢关"则预示着官员在田间的平静生活,不再需要过问那些繁杂琐碎的事务。
整首诗通过对官员品德和行为的描写,展现了理想中的官民关系,以及对美好社会秩序的向往。
老乌失孤雏,噭号鸾台前。
鸾鸣彻九渊,德泽降自天。
铁笼放雏归,渴饮剑井泉。
井泉非不甘,饮之不下咽。
念我老病乌,肺肝烟火然。
反哺知几时,骨肉且生全。
牖户尚绸缪,羽衣复褊褼。
众鸟喜声集,卉木回春妍。
援笔纪离合,执徐洪武年。
扬州好花非不多,奈尔绝品无双何。
水沈香滑素玉蕊,琉璃滑叶青瑶柯。
东风二月花时节,二十四桥香浸月。
小山丛桂避芳尘,东阁官梅褪残雪。
向来名士多品题,栝香御史今亦知。
何日移春献天子,不负此花天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