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舟行偶成》
《舟行偶成》全文
清 / 何延庆   形式: 古风

古人入邻疆,其识在觇国。

新墙卑故墙,谓其民力竭。

我昨至芜湖,高楼半天矗。

市廛何繁富,所陈皆异物。

转舟至宁太,曲折凡三日。

瓦屋无一椽,鹑衣多百结。

嗟我耕作俦,略似沟中瘠。

升平三十年,无旱乾水溢。

元气应早苏,民穷胡此极。

此故人知之,未语先叹息。

土货百不行,利尽他人得。

鸦片遍闾阎,其害为尤剧。

万方胥一概,偏隅更何说。

其荣在毛发,其瘁在筋骨。

即有仓扁来,望之神先夺。

借问医国手,何以挽斯劫。

作歌谂有位,采风慎勿辍。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何延庆的《舟行偶成》,通过舟行所见城乡景象的对比,揭示了清朝社会的贫富悬殊和民生疾苦。首句“古人入邻疆,其识在觇国”暗含对历史的反思,认为古人通过观察邻国就能了解其国力,而诗人则亲身经历城乡间的巨大反差。

“新墙卑故墙,谓其民力竭”描绘了城市的繁华与乡村的贫困,高楼与瓦屋的鲜明对比,暗示了资源分配的不均。“瓦屋无一椽,鹑衣多百结”直接描绘了农民生活的困苦,与城市中的富裕形成鲜明对照。

诗人感慨“升平三十年,无旱乾水溢”,看似太平盛世,但人民并未真正受益,反而陷入更深的困境。“鸦片遍闾阎,其害为尤剧”揭示了鸦片贸易对社会的危害,加剧了民众的贫困。

最后,诗人呼吁当权者“借问医国手,何以挽斯劫”,表达了对国家治理者的期待,希望他们能采取措施改善民生,同时提醒“采风慎勿辍”,强调关注民间疾苦的重要性。

整首诗以舟行为线索,通过城乡景象的描绘,展现了清朝社会的深层次问题,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作者介绍

何延庆
朝代:清

何延庆,字善伯,江宁人。同治癸酉举人,历官知府。有《寄沤诗文集》。
猜你喜欢

山居杂咏·其四葺茅

诛茅补茅屋,乃在西峰西。

但恐风雨至,不知云日低。

宽惟客膝坐,高仅与眉齐。

何事居庵主,沿山辞蒺藜。

(0)

后七问·其三问津

扰扰役车尘,悠悠失路人。

九衢多覆辙,一往几埋轮。

我亦自兹去,相逢笑有因。

别寻林下叟,回指故山春。

(0)

十九秋·其十秋帘

白蘋红桕岸,孑孑幔旗高。

沉醉归吟客,凉风吹毙袍。

长卿新酒保,公瑾旧醇醪。

相见芭蕉道,枯禅笑我曹。

(0)

借园杂咏·其二访旧

白社曾游处,朱门今几重。

云峰仍故态,水镜变衰容。

地主闻虚席,山人许寄踪。

鹿门知可托,垂老愿相从。

(0)

春日偶成

经时何事苦吟生,藓径迟徊觅句行。

二月东风催鸟语,一桥春水照人清。

柳枝乍长连虚阁,云影閒拖出短楹。

无限幽怀徒自写,昨宵犹喜鹤来声。

(0)

谒龙山国恩寺

萧森古寺对空山,六代真源仰圣颜。

池水尚流曾浴处,居人谁掩旧柴关。

青林古木三春里,晴日高荣一照间。

何限荆榛虚怅望,白云无恙向人间。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