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还无恙,记当年曾伴,绣栊琴柱。
铜马烽烟销不得,翻借雷霆陶铸。
火烈生前,灰寒劫后,故剑终归主。
萦回心篆,此香不灭千古。
堪叹玉树飘零,金莲狼藉,一例成尘土。
铁瓮犹焦完壁在,中有精灵呵护。
梦去难寻,魂招可返,往事真云雾。
蘅芜重爇,珊珊应见微步。
珠还无恙,记当年曾伴,绣栊琴柱。
铜马烽烟销不得,翻借雷霆陶铸。
火烈生前,灰寒劫后,故剑终归主。
萦回心篆,此香不灭千古。
堪叹玉树飘零,金莲狼藉,一例成尘土。
铁瓮犹焦完壁在,中有精灵呵护。
梦去难寻,魂招可返,往事真云雾。
蘅芜重爇,珊珊应见微步。
这首《百字令》是清代词人黄燮清的作品,以珠还、琴柱、烽烟等意象,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词中“珠还无恙”象征物是人非,“铜马烽烟销不得”描绘了战争的痕迹难以磨灭,而“火烈生前,灰寒劫后,故剑终归主”则寓言了历经劫难后的物归原主,体现了词人对忠诚与归属的坚守。
接下来,“玉树飘零,金莲狼藉”描绘了昔日宫廷的衰败景象,“铁瓮犹焦完壁在”则强调了历史遗迹的顽强。词人通过“梦去难寻,魂招可返”表达对过去的追忆与失落,以及对亡灵的呼唤。“往事真云雾”揭示了历史的迷离与模糊。
结尾处,“蘅芜重爇,珊珊应见微步”以香烟缭绕比喻词人的思绪,暗示着对旧日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逝者优雅风姿的想象。整体上,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词人对历史变迁的独特感悟。
三月二十七,春丛已半空。
细草著露作团绿,落花拥溪相压红。
南北游人归未归,日斜飞絮撩东风。
女娲鍊五石,上补天之缺。
如锢黄金液,万古无由裂。
尧舜首制度,巨防高巀嵲。
后世日破穿,通为万鼠穴。
譬彼果蓏虫,熟烂恣攻啮。
岂无良工手,一起为施设。
非若天之难,前辈有夔卨。
苟或不关心,女娲亦为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