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七,春丛已半空。
细草著露作团绿,落花拥溪相压红。
南北游人归未归,日斜飞絮撩东风。
三月二十七,春丛已半空。
细草著露作团绿,落花拥溪相压红。
南北游人归未归,日斜飞絮撩东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獬的《和人柳溪》,描绘了春天三月二十七日的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写出了春天即将逝去的景象。"春丛已半空"一句,表达了柳树花朵大半凋零,只剩稀疏的绿色。"细草著露作团绿,落花拥溪相压红"两句,通过描绘细草沾露如绿色团簇,落花飘零,堆积在溪水中形成一片红色的画面,生动展现了春色的消逝和生机的凋零。
"南北游人归未归"暗示了诗人对游子的思念,以及他们是否已经踏上归途的关切。最后一句"日斜飞絮撩东风"则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柳絮随风飘舞的场景,更增添了几分离别的感伤和时光流逝的惆怅。整首诗以景寓情,情感深沉,富有画面感,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哀愁。
赤城谭旧令,为政且鸣琴。
涧瀑知清操,山云识苦吟。
自甘微贱拙,谁信勒碑深。
归路春风近,烟花绕禁林。
霜林凋落云影垂,朔风猎猎鼓寒威。
偶来禅房访虚寂,上人为我弹金徽。
此调悠悠泯千载,今日忽闻一嗟咨。
上人所弹不在指,我亦非于耳听之。
霜天玉磬敲清晓,夜月秋声动翠微。
举世纷纷爱筝筑,寂寥古意谁能知。
过门不是钟期子,慎勿汗漫调朱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