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露融珠,吹香晕研,写来锦字争传。
笑碧山偕隐,犹待金钱。
贫是书生常例,无别恨、除是神仙。
谁修到、红尘艳果,紫极情天。翩跹。
佩声去杳,千里外秦云,想像婵娟。
剩蠹馀残墨,尚照人间。
应叹寻常儿女,轻耽误、一晌因缘。
春归也,王孙未归,芳草经年。
滴露融珠,吹香晕研,写来锦字争传。
笑碧山偕隐,犹待金钱。
贫是书生常例,无别恨、除是神仙。
谁修到、红尘艳果,紫极情天。翩跹。
佩声去杳,千里外秦云,想像婵娟。
剩蠹馀残墨,尚照人间。
应叹寻常儿女,轻耽误、一晌因缘。
春归也,王孙未归,芳草经年。
这首《凤凰台上忆吹箫·写韵轩》是清代词人黄燮清的作品,通过对滴露研墨、书信传递的描绘,展现出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和情感世界。词中以“滴露融珠”起笔,形象生动地刻画了研磨的情景,透露出书斋生活的雅致与清寂。接着,“笑碧山偕隐,犹待金钱”表达了词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揭示了现实中的无奈——贫穷是读书人的常态。
“贫是书生常例,无别恨、除是神仙”进一步强调了词人对财富的淡泊,以及对超脱世俗的追求。然而,词人并未完全脱离尘世,反而渴望在红尘中寻觅到如“艳果”、“情天”般的美好际遇。接下来的“翩跹”一词,描绘了女子轻盈的步态,暗示着词人对美好情感的期待。
“佩声去杳,千里外秦云,想像婵娟”则通过想象远方的女子,寄托了词人对远方之人的思念。而“剩蠹馀残墨,尚照人间”则寓言式地表达了词人对往昔时光和情感的怀念,即使岁月流逝,仍有余温照亮现实。
最后,“应叹寻常儿女,轻耽误、一晌因缘”感叹世间男女轻易错过缘分,而“春归也,王孙未归,芳草经年”以春天的流逝象征时光荏苒,词人仍未等到所期盼的人归来,只能独自面对经年的芳草,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期盼。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富有哲理,展现了词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人生感慨。
城头黑云如坏屋,车走争门折千轴。
姚家新妇亦东逃,舅姑惊惶儿女嗥。
自知数口难俱免,欲渡前溪舟尚远。
嘱夫弃妾当奉亲,独赴清流不爱身。
此日谁能问南史,如妇曾书几人死?
连山插天危欲崩,木客结构当千层。
我来看山风雨恶,入山喜见灵泉僧。
闭门留客共野饭,风回雨绝清无蝇。
酒酣熟寝唤不起,夜深花落龛中灯。
轩辕已恐即韩愈,许汜未可讥陈登。
天明童仆催欲去,却叹世故来相仍。
重寻曲折恐蹉跌,安得远讨闲支藤。
林开川豁见鸟下,山寒石峻愁猿腾。
呼舟独返草堂路,他日重来共毾㲪。
前岁青绫卧玉堂,今年桦烛春坊夜。
美景良朋往事中,清香宴寝疏帘下。
天空月白久不寐,雪重枝高坐闻泻。
门外材官护卫严,城头乌尾依栖亚。
新春人事懒不出,斋阁诗情谁复借。
归扇玉帛未足夸,抚景丰穰端可谢。
天王垂诚在竹宫,齐民望驾窥茅舍。
促办谁催入夜齑,大烹已压官槽蔗。
出陪正怯病躯免,宣劝还思巨觥怕。
贪荣恋宠不知极,官谤纷纷得无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