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头黑云如坏屋,车走争门折千轴。
姚家新妇亦东逃,舅姑惊惶儿女嗥。
自知数口难俱免,欲渡前溪舟尚远。
嘱夫弃妾当奉亲,独赴清流不爱身。
此日谁能问南史,如妇曾书几人死?
城头黑云如坏屋,车走争门折千轴。
姚家新妇亦东逃,舅姑惊惶儿女嗥。
自知数口难俱免,欲渡前溪舟尚远。
嘱夫弃妾当奉亲,独赴清流不爱身。
此日谁能问南史,如妇曾书几人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乱中家庭悲剧的画面。"城头黑云如坏屋"以比喻手法写出战事的紧张和危急,如同乌云压顶,暗示了环境的动荡不安。"车走争门折千轴"进一步渲染出逃难时的混乱与慌张,车辆拥挤,连车轴都可能因碰撞而折断。
主人公是一位新妇,她与家人一同面临生死抉择。"姚家新妇亦东逃"点出她的身份,但即使在逃亡中,她仍展现出对家族的责任感,"嘱夫弃妾当奉亲",宁愿丈夫独自逃生去照顾年迈的父母,自己则选择牺牲,"独赴清流不爱身",表现出高尚的节操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最后两句"此日谁能问南史,如妇曾书几人死?"是对这种英勇行为的感慨,诗人感叹在这样的乱世中,像这位节妇这样为亲人舍生忘死的故事,又有多少能被历史记载呢?这不仅是对个体的赞美,也是对那个时代女性坚韧精神的深深敬意。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展现了作者对人性光辉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