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音无成亏,寂然无瑕谪。
莫嗟无往还,正自主忘客。
谈玄口挂壁,对镜心似石。
相向两无言,秋山倚空碧。
大音无成亏,寂然无瑕谪。
莫嗟无往还,正自主忘客。
谈玄口挂壁,对镜心似石。
相向两无言,秋山倚空碧。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程俱所作,名为《和柳子厚诗十七首(其九)终日块坐无与晤言戏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超脱。
首句“大音无成亏”,借用音乐的比喻,表达出一种宏大而深远的声音,不拘泥于具体的形式,暗示着真理或宇宙的奥秘难以用言语完全捕捉。接着,“寂然无瑕谪”进一步强调这种声音的纯粹与宁静,没有任何瑕疵或缺陷,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真理或存在状态。
“莫嗟无往还,正自主忘客”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孤独与自我超越的态度。他劝诫人们不要因孤独而叹息,因为真正的自由在于自我意识的觉醒,即“主忘客”,即主体意识超越了客体的存在,达到一种心灵的解放与超脱。
“谈玄口挂壁,对镜心似石”这两句通过对比,描绘了一种深思冥想的状态。在“谈玄”时,语言似乎成了空洞的符号,无法触及事物的本质;而在面对镜子时,内心却如石头般坚硬,暗示着内心的坚定与不变。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真理追求的执着与内心的平静。
最后,“相向两无言,秋山倚空碧”以自然景象作为结尾,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诗人与自然相望,虽无言语交流,但彼此之间似乎能感受到深层的共鸣。秋山的静默与天空的碧蓝,象征着一种超越言语的深刻理解与和谐共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孤独、自我超越、真理追求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思考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