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从断山口,遥吐柴门端。
万木分空霁,流阴中夜攒。
光连虚象白,气与风露寒。
谷静秋泉响,岩深青霭残。
澄清入幽梦,破影抱空峦。
恍惚琴窗里,松溪晓思难。
月从断山口,遥吐柴门端。
万木分空霁,流阴中夜攒。
光连虚象白,气与风露寒。
谷静秋泉响,岩深青霭残。
澄清入幽梦,破影抱空峦。
恍惚琴窗里,松溪晓思难。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明月的幽静图景,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开篇“月从断山口,遥吐柴门端”两句,以动人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山月交辉的画面,其中“断山口”、“遥吐”等词汇巧妙地传达了月光穿越重重障碍后的柔和与温润。
接着,“万木分空霁,流阴中夜攒”两句,则将视角转向天际,描绘了一幅秋夜星辰密布的景象。这里的“万木分空霁”不仅形容了繁星点缀,更暗示了自然界生命力的旺盛与无边。
中间四句“光连虚象白,气与风露寒。谷静秋泉响,岩深青霭残”,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情感体验。月光如织,清冷的空气,以及远处传来的秋夜泉声,都让人仿佛置身于这宁静而又有些许凉意的山谷之中。
最后,“澄清入幽梦,破影抱空峦。恍惚琴窗里,松溪晓思难”四句,以“澄清入幽梦”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融入,而“破影抱空峦”则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哲思。结尾的“恍惚琴窗里,松溪晓思难”,则是诗人在清晨的琴声中,对于那夜晚的山月之旅仍然难以释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念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有鸟有鸟,载飞载鸣。亦集爰止,实有公庭。
有鸟有鸟,来巢于屋。亦既驯人,乃生乃育。
其育维何,并四而偶。黑白孔明,兆云希有。
其有维何,曰性慈孝。匪佞匪阿,顺适于道。
朝发清浪城,午入平溪驿。
忽报广人来,道是家中力。
手持尺素书,跪致喜动色。
薰沐乃开缄,读之泪盈臆。
我生本颛蒙,幸获圣明识。
初拔入翰林,经史手不释。
再简登谏垣,论列近于直。
葑菲杂刍荛,肝胆罄披沥。
岂敢纵诡随,语繁终多失。
仰荷天恩宽,斧钺不加辟。
曰虞有赎刑,连罚四百石。
三充宣府边,一作太仓粒。
所以老亲心,闻之不自逸。
黄犬知主情,奔波径往适。
谁知滇南路,中原万里隔。
十书九不通,何以用其极。
眷我乌鸟私,安得不戚戚。
从今愈戒欢,矢心对天日。
砥砺不肖身,忠孝期两得。
《正德乙巳到平溪二力乙孙阿八从广中来得家信时蒙朝廷罚米四百石为任给事中时建言失当也》【明·王缜】朝发清浪城,午入平溪驿。忽报广人来,道是家中力。手持尺素书,跪致喜动色。薰沐乃开缄,读之泪盈臆。我生本颛蒙,幸获圣明识。初拔入翰林,经史手不释。再简登谏垣,论列近于直。葑菲杂刍荛,肝胆罄披沥。岂敢纵诡随,语繁终多失。仰荷天恩宽,斧钺不加辟。曰虞有赎刑,连罚四百石。三充宣府边,一作太仓粒。所以老亲心,闻之不自逸。黄犬知主情,奔波径往适。谁知滇南路,中原万里隔。十书九不通,何以用其极。眷我乌鸟私,安得不戚戚。从今愈戒欢,矢心对天日。砥砺不肖身,忠孝期两得。
https://shici.929r.com/shici/AhJMEMpu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