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若层台此独尊,霏微草树半烟村。
眼空象法三千界,路入金陵第一门。
江海往来存气脉,阴阳阖辟判乾坤。
亭前多少清凉意,临眺凭谁共细论。
兰若层台此独尊,霏微草树半烟村。
眼空象法三千界,路入金陵第一门。
江海往来存气脉,阴阳阖辟判乾坤。
亭前多少清凉意,临眺凭谁共细论。
这首诗描绘了清源寺的壮丽景象与深邃意境。首联“兰若层台此独尊,霏微草树半烟村”,以“兰若”起笔,点出寺庙之所在,层台高耸,独占一方,而四周草木在轻烟中若隐若现,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颔联“眼空象法三千界,路入金陵第一门”,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的庄严与神圣,仿佛是通往精神世界的门户,让人感受到佛法的广大与深邃。
颈联“江海往来存气脉,阴阳阖辟判乾坤”,将自然界的浩瀚与宇宙的奥秘融入其中,暗示着佛法与自然、宇宙的和谐统一,体现了诗人对宇宙真理的深刻思考。尾联“亭前多少清凉意,临眺凭谁共细论”,则以清源寺前的凉亭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在此静思冥想的心境,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孤独与渴望交流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清源寺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佛法、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意境的佳作。
漾秋晴,又黄花将绽,未拟擘吟笺。
白袷才收,青衫欲湿,狂奴风调谁怜。
还记得、分题椒壁,到而今、刚剩墨痕鲜。
亚字城西,赤阑桥畔,前度流连。
已分穷愁潦倒,只听歌夜泣,中酒朝眠。
不解弹棋,时闻擪笛,暗中催度华年。
更指点、枝娘柳下,惹几番、帽影夕阳边。
应是燕台句好,让尔先传。
牛腰诗卷难著筒,截冠汗发生清风。
憔悴头颅角巾敝,逍遥湖海荷衣同。
道人游戏三昧手,摩娑持似云村翁。
切云更著杞泉笠,御风戴雨淩烟丛。
貂蝉兜牟浪轩轾,物何与吾吾亦空。
星涯寒影炯秋水,萝石吟魂开我衷。
晴郊吟弄无长物,顶顶作伴灵鸠筇。
半酣濯发挂林杪,祇恐吾家习气不耐颠风,播弄聒聒鸣长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