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汉宫人入道》
《汉宫人入道》全文
唐 / 戴叔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萧萧白发出宫门,羽服星冠道意存。

霄汉九重辞凤阙,云山何处访桃源。

瑶池醉月劳仙梦,玉辇乘春却帝恩。

回首吹箫天上伴,上阳花落共谁言。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àngōngréndào
táng / dàishūlún

xiāoxiāobáichūgōngménxīngguāndàocún
xiāohànjiǔzhòngfèngquē

yúnshānchù访fǎngtáoyuán
yáochízuìyuèláoxiānmèngniǎnchéngchūnquèēn

huíshǒuchuīxiāotiānshàngbànshàngyánghuāluògòngshuíyán

翻译
萧瑟的白发离开了宫殿,身着羽衣头戴星冠,道家的意蕴依然在心。
在九重天之上告别凤凰宫,要去哪里寻找那隐居的桃花源呢?
在瑶池边醉赏明月,让仙梦牵动,放弃了春天的皇恩。
回头望去,只有天上的箫声作伴,上阳宫的花儿凋零,又能与谁诉说?
注释
萧萧:形容风声或白发稀疏的样子。
宫门:皇宫大门。
羽服:道士的服装。
星冠:道士戴的帽子,上有星辰图案。
霄汉:天空。
凤阙:凤凰楼,代指皇宫。
桃源:隐居的理想之地。
瑶池:神话中的仙境,常指宫廷或皇家园林。
仙梦:道教中对仙境的向往。
玉辇:玉制的车,古代帝王乘坐的车辆。
上阳:唐代宫苑名。
花落:花瓣飘落,象征时光流逝。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仙界与凡间交织的诗句,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和境界,将读者带入一个既神秘又美好的世界。开篇“萧萧白发出宫门”,“羽服星冠道意存”一段,设定了仙界的氛围,其中“萧萧”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轻盈飘逸的感觉,而“羽服星冠”则是仙人的装扮,透露出一种不凡的身份和地位。

紧接着,“霄汉九重辞凤阙,云山何处访桃源”两句,则描绘了仙人离开天宫,寻找世间美好之所——桃源。这里“霄汉九重”形象地表达了天界的辉煌与高远,而“辞凤阙”则是仙人的离别;“云山何处访桃源”则展现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中间部分,“瑶池醉月劳仙梦,玉辇乘春却帝恩”一段,通过“瑶池醉月”、“玉辇乘春”等意象,展示了仙界的奢华与美好,同时也透露了一种对神恩的感激之情。

最后,“回首吹箫天上伴,上阳花落共谁言”两句,则是仙人回望尘世,与凡间的情感联系。这里的“回首”表达了眷恋和怀念,而“吹箫天上伴”则是对仙界生活的一种留恋;“上阳花落”则描绘了一种时间流逝的美景,而“共谁言”则是一种孤独感与无奈的情愫。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远的想象,将读者带入一个既神秘又美好的仙界世界,同时也表达了对尘世的眷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篇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佳作。

作者介绍
戴叔伦

戴叔伦
朝代:唐   字:幼公(一作次公)   籍贯:润州金坛(今属江苏)   生辰:732—789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猜你喜欢

和杨尚书韵送蔺恭甫归永康

梦绕秦祠月半棱,归寻岷岭雪千层。

傥来富贵垤藏蚁,尽大科名笔误蝇。

须验家庭真事业,更追简册淡交朋。

他年再出为时用,莫遣功夫似不曾。

(0)

陈总领挽诗·其三

闻诏弹冠日,颓然秃鬓翁。

当肩百钧重,卷袂两拳空。

既上供军最,方修给饟功。

大钧那可问,曾不慭留公。

(0)

张运判之母吕宜人挽诗·其二

锦乡閒日月,象服俨山河。

富贵吾无羡,平反尔几何。

相依在岁晚,不竞得天多。

欲报无终极,悲风振蓼莪。

(0)

吴府君挽诗

人誇骂贼与尊君,我看闲家与事兄。

更识为人谋质实,便知处己事分明。

夜窗残梦鸾离照,风壑哀号乌失声。

从此长宁乡下路,两山明月一般情。

(0)

次韵李参政上刘舍人阁学

滔滔陆海与潘江,得似韩渠受籍泷。

天下美官容易得,世间清论苦难降。

龙随凡介便俦伍,鹤耸孤云谁等双。

一马二童吾计决,山中花竹总麾幢。

(0)

次韵王常博题赠江陵乐德佐·其一

僇馀甘远屏,分表得生还。

夜雨滴归梦,晓霜彫醉颜。

角巾吾故里,璞玉子荆山。

又作无期别,扁舟上峡关。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