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净眼师房》
《题净眼师房》全文
唐 / 王昌龄   形式: 古风

白鸽飞时日欲斜,禅房寂历饮香茶。

倾人城,倾人国,斩新剃头青且黑。

玉如意,金澡瓶,朱唇皓齿能诵经,吴音唤字更分明。

日暮钟声相送出,袈裟挂着箔帘钉。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ìngyǎnshīfáng
táng / wángchānglíng

báifēishíxiéchánfángyǐnxiāngchá

qīngrénchéngqīngrénguózhǎnxīntóuqīngqiěhēi

jīnzǎopíngzhūchúnhào齿chǐnéngsòngjīng

yīnhuàngèngfēnmíng

zhōngshēngxiāngsòngchūjiāshāguàzheliándīng

注释
白鸽:白色的鸽子,常象征和平与安宁。
禅房:僧侣修行打坐的清静房间。
寂历:寂静冷清的样子。
香茶:芬芳的茶,这里指品茗修行生活。
倾人城,倾人国:形容美人的美貌能够使城池国家倾覆,比喻极美的样子。
斩新:崭新,刚刚。
剃头:剃去头发,这里是出家为僧的标志。
玉如意:一种装饰性的手执物,象征吉祥和祝福。
金澡瓶:金色的净瓶,佛教中用于盛水洗手等仪式,代表清净。
朱唇皓齿:红唇白牙,形容人容貌美丽。
吴音:江南地区的方言,这里特指软糯、清晰的发音。
日暮: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
钟声:寺庙的晚钟,常用来标记时间或召集僧众。
袈裟:僧侣穿的袍子,佛教徒的标志性服饰。
箔帘钉:帘子上的小钉,用于挂东西。
翻译
白鸽飞翔天色渐黄昏,禅房静悄悄品茶香浓。
美貌足以倾倒城与国,新剃的头皮青又黑。
手持玉如意,金质沐浴瓶,红唇白齿诵读佛经流畅,吴地方言念经字字清晰。
傍晚钟声中相送别离,袈裟轻轻挂在帘幕的钉子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佛教净行僧人的日常生活场景,充满了禅意与静谧的氛围。开篇“白鸽飞时日欲斜”设定了时间和环境,透露出一种闲适自在的情调。紧接着,“禅房寂历饮香茶”则更深化了这种宁静之感,让人仿佛能闻到那淡淡的茶香。

“倾人城,倾人国,斩新剃头青且黑”一句,则表现出净行僧人的超脱与坚定。他们不仅割舍世俗的束缚,更是对内心的清净有着深刻的体验和追求。

“玉如意,金澡瓶,朱唇皓齿能诵经”细腻地描绘了僧人的日常修行之物与仪表,这些细节不仅美化了诗句,也映衬出他们对佛法的虔诚。

“吴音唤字更分明”则透露出净眼师在诵经时,声音清晰悦耳,仿佛能让人听见其唇齿间流淌出的佛号,这不仅是对声音的描绘,更是对内心之美的赞颂。

“日暮钟声相送出”则将时间推进到了黄昏,此时的钟声不再是早晨唤醒众生的召唤,而是在告别一天,进入夜晚的宁静。紧接着,“袈裟挂着箔帘钉”则描绘了僧人准备休息前的情景,让人感受到一种平和与安详。

整首诗通过对净行僧人的日常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清净自守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王昌龄

王昌龄
朝代:唐   字:少伯   籍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   生辰:698— 756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
猜你喜欢

郭山人游囊杂咏六首·其五锄

五游行归来,荷尔起常早。

门前莫锄兰,云中种朱草。

(0)

送王元美二首·其二

矫翼值嘉运,遇子淮河干。

斗酒无常期,倾盖良已欢。

驺虞不践草,凤凰顾其鹓。

一语可千载,萧艾亦为兰。

冠盖岂无友,绸缪唯肺肝。

松柏岁未阴,蟪蛄知天寒。

中宵念美人,明月西南端。

子其策高足,思我河上言。

(0)

白莲社

净土莲曾几度开,游人今日有宗雷。

高僧若结云中社,谁更攒眉不肯来。

(0)

赣州歌四首·其一

东闽南粤带郴西,岭北辕门号令齐。

鼓吹行边万馀里,风霆犹过汉山溪。

(0)

过河间郡

幽州甲士何翩翩,自许黄金召募年。

插羽东翻沧海日,鸣铙北扫塞垣烟。

路旁小儿能杀马,河间姹女工数钱。

不见听鸡刘越石,侠客中原空自怜。

(0)

赠黎君华岑贞叔南还

风起春城日易阴,留君斗酒故情深。

弃繻暂出西游路,献玉终酬北望心。

驿路新莺难驻马,天涯久客易沾襟。

垆头诸少应相忆,为报秋期在竹林。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