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莲曾几度开,游人今日有宗雷。
高僧若结云中社,谁更攒眉不肯来。
净土莲曾几度开,游人今日有宗雷。
高僧若结云中社,谁更攒眉不肯来。
这首诗《白莲社》由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白莲社的景象与氛围。
首句“净土莲曾几度开”,以“净土”象征理想之地,而“莲”则常被喻为高洁之物,此处既指白莲社的自然景观,也暗含着对高尚品格的向往与追求。次句“游人今日有宗雷”,将“宗雷”作为游人的代称,巧妙地表达了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精神家园的追寻与渴望。这两句诗构建了一个历史与现实交织的场景,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是对当下心灵归宿的呼唤。
后两句“高僧若结云中社,谁更攒眉不肯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高僧结社,意味着精神层面的聚合与交流,而“云中社”则增添了神秘与超脱的色彩,仿佛是远离尘嚣的精神避世之所。诗人在此提出疑问:“如果高僧们在云端结社,又有谁能忍住不前来参加呢?”这一问,不仅表达了对高僧智慧与修为的敬仰,也流露出对精神共鸣与共同追求的渴望。整首诗通过对白莲社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对精神世界深刻探索的思考。
夜闻碛外铃声苦,晓听城头画角哀。
不是感恩心似铁,谁人肯向此间来。
翱翔数仞间,何异九万里。
大道荡无名,无彼亦无此。
倬哉元规翁,斯言迨尽矣。
一物自太极,志士摽高拟。
鹏乎与蜩鸠,涉辩非至理。
有形相变化,不出六合里。
飞跃涉程途,底用嘲远迩。
乃识逍遥游,潨远发玄旨。
讲罢四窗闲,忘言空隐几。
平时谷口驰声名,只今朝市心如水。
司马政成方外趣,官事莫能相料理。
公堂卜筑在人境,钟阜孱颜是吾里。
瑶林琼树风尘外,白雪阳春谈笑里。
花间有酒可逃禅,客至忘吾还隐几。
便应诏登金马门,乐此徜徉聊复尔。
君王神圣相伊周,虎豹空山不可留。
招我白云二三子,弹冠径出从公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