畴昔南徐地,登临北固楼。
平原迷故国,沧海接江流。
木落烟莎晚,城孤鼓角秋。
寄言鸥鹭侣,吾已具扁舟。
畴昔南徐地,登临北固楼。
平原迷故国,沧海接江流。
木落烟莎晚,城孤鼓角秋。
寄言鸥鹭侣,吾已具扁舟。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怀旧情感。诗人站在北固楼上,远眺平原,心中却迷失在了故国的回忆之中。沧海与江流相接,形成一片广阔的水域景观,这也许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对往昔岁月的无尽追怀。
"木落烟莎晚,城孤鼓角秋" 这两句更是抒发了诗人独自登楼所感受到的寂寞与凄凉。树叶纷纷扬落,烟霭萦绕,夕阳西下,城市在黄昏中显得格外孤独,而那鼓角的声音也似乎带着秋天特有的萧瑟。
最后两句 "寄言鸥鹭侣,吾已具扁舟" 则透露出诗人对亲朋好友的思念,以及他已经准备好离开此地,乘船远行的情景。这里的“鸥鹭”指的是水鸟,它们在古代常被用作传递信息的象征,因此“寄言鸥鹭侣”意味着诗人通过这些水鸟向朋友们传达自己的心声。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淡远,充分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
北风晨萧萧,柳箕枲其帚。
父老何所之,宿草栖予亩。
一母百其子,亦足糊予口。
扫之扬其根,终日不盈斗。
道周坐白沙,哀哀啼寡妇。
玄驹羞其穴,田鼠西北走。
众庶实每生,谁能坐相守。
淅米必以水,凿谷必以臼。
父老聊归休,父母在女右。
廌峰古翠何絪缊,惟与东竺为比邻。
群松龙立石虎蹲,厥水甘冽壤黑坟。
庵摩罗果宜时珍,秋实万颗玛瑙匀。
上人高悟忘我人,勇猛之性坚刚身。
一毛刹见虚空新,琉璃映彻净妙陈。
宝丝网缀何纷纭,精蓝岁时供米薪。
腰包肩担接众勤,法用平等齐富贫。
世如师者今罕闻,神珠在衣宁卒泯,忍草三嗅馀幽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