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扫草子》
《扫草子》全文
清 / 李锴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北风晨萧萧,柳箕枲其帚。

父老何所之,宿草栖予亩。

一母百其子,亦足糊予口。

扫之扬其根,终日不盈斗。

道周坐白沙,哀哀啼寡妇。

玄驹羞其穴,田鼠西北走。

众庶实每生,谁能坐相守。

淅米必以水,凿谷必以臼。

父老聊归休,父母在女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末社会底层百姓生活的艰辛与悲苦。诗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场景和细节,展现了劳动人民的劳作与困苦。

首句“北风晨萧萧”,描绘了清晨北风呼啸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柳箕枲其帚”描述了人们使用柳箕作为扫帚清扫地面的情景,暗示了劳动的艰苦与生活的贫困。

“父老何所之,宿草栖予亩。”这两句写出了老人的孤独与无依,他们或许已经失去了亲人,只能在荒草丛生的田亩间寻求安身之处。这种描述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助。

“一母百其子,亦足糊予口。”这里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一位母亲为了养活众多孩子而付出的巨大努力,尽管生活艰难,但仍然尽力维持家庭的生计。

“扫之扬其根,终日不盈斗。”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劳动的辛苦与收获的微薄,即使整天辛勤劳作,所得也仅够填饱肚子。

“道周坐白沙,哀哀啼寡妇。”描述了道路旁一位寡妇的悲惨境遇,她坐在沙地上,哀伤地哭泣,反映了社会底层女性的痛苦与无奈。

“玄驹羞其穴,田鼠西北走。”通过动物的行为反衬出人类的困境,玄驹(可能指某种珍稀动物)因人祸而不敢接近自己的巢穴,田鼠则四处逃窜,象征着社会动荡不安。

“众庶实每生,谁能坐相守。”表达了对社会普遍存在的苦难与冷漠的感慨,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缺乏相互扶持与关怀。

“淅米必以水,凿谷必以臼。”描述了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劳作过程,强调了劳动的繁重与生活的艰辛。

“父老聊归休,父母在女右。”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年迈父母的尊敬与孝顺,同时也反映出社会中老年人的孤独与被忽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揭示了清末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悲苦,以及人与人之间缺乏关爱与互助的社会现实。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诗人成功地传达了时代背景下的社会问题与人性的光辉。

作者介绍

李锴
朝代:清

(1686—1755)清汉军正黄旗人,字铁君,号眉生,又号豸青山人、幽求子、焦明子。李辉祖子。尝充笔帖式,旋弃去。乾隆元年举鸿博,未中选。以岳丈大学士索额图声势煊赫,避去,隐于盘山豸峰下。诗亦脱俗,而刻意求高,不免有斧凿处。有《睫巢集》、《尚史》等。
猜你喜欢

送人之岭南二首·其二

潮州东门鳄徙溪,行路萧萧猿狖啼。

可耐曩时勾漏令,云车更度郁林西。

(0)

送林仲颖赴马平

东浮淮海三千丈,南过罗浮四百峰。

知尔欲寻勾漏令,会看鸡犬白云中。

(0)

无题三首·其二

叹息复叹息,泪沾头上巾。

青萍将底用,光掩属车尘。

(0)

无题三首·其一

悄悄风色寒,白地不敢看。

天尾是故国,天头是长安。

(0)

同留克全丁文范董文玉西湖泛舟遂历湖上诸山

天畔云烟清不了,仲春风日净巾袍。

春坊能事称杯斝,刺史风流拥节旄。

青柳岁时临泽国,白鸥早晚到江皋。

西湖野意元相识,拄杖中流兴自豪。

(0)

木假山

已幸脱煨烬,漂零故不辞。

肌肤浑尽剥,丰骨坐称奇。

㟝嵝羞相学,云霞信所为。

从兹别林薮,深结主人知。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