廌峰古翠何絪缊,惟与东竺为比邻。
群松龙立石虎蹲,厥水甘冽壤黑坟。
庵摩罗果宜时珍,秋实万颗玛瑙匀。
上人高悟忘我人,勇猛之性坚刚身。
一毛刹见虚空新,琉璃映彻净妙陈。
宝丝网缀何纷纭,精蓝岁时供米薪。
腰包肩担接众勤,法用平等齐富贫。
世如师者今罕闻,神珠在衣宁卒泯,忍草三嗅馀幽芬。
廌峰古翠何絪缊,惟与东竺为比邻。
群松龙立石虎蹲,厥水甘冽壤黑坟。
庵摩罗果宜时珍,秋实万颗玛瑙匀。
上人高悟忘我人,勇猛之性坚刚身。
一毛刹见虚空新,琉璃映彻净妙陈。
宝丝网缀何纷纭,精蓝岁时供米薪。
腰包肩担接众勤,法用平等齐富贫。
世如师者今罕闻,神珠在衣宁卒泯,忍草三嗅馀幽芬。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极上人”的东竺僧侣的形象和他所处环境的宁静祥和。开篇以“廌峰古翠”、“东竺比邻”、“群松龙立”等自然景观,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庵摩罗果”、“秋实玛瑙”等意象,展现了庵内丰富的物产和自然之美。
“上人高悟”、“勇猛之性”等词句,则刻画了极上人的智慧与坚韧性格。他仿佛能洞察宇宙真理,其内心如同琉璃般清澈透明,充满了净妙之感。宝丝网缀、精蓝岁时供米薪等细节,展示了庵内生活的简朴与庄严。
最后,“世如师者今罕闻”一句,表达了对极上人这种高尚品德的赞美和敬仰。他如同神珠,即使在尘世间也光芒不灭,其精神品质令人深感敬佩。“忍草三嗅”则暗示了极上人内心的平静与深邃,即便是在日常琐事中也能感受到其独特的香气与芬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东竺极上人及其生活环境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佛教修行者的高尚情操,也传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江东天险天削成,长江为堑山为城。
南朝天子慎封守,城外筑城随地形。
盘盘青山出复没,筑城密补青山缺。
龙潭起至金川门,百里绵延城不绝。
青山四绕城四周,雁飞不过神鬼愁。
北兵纵健无羽翼,礼乐兵刑何用修。
益州楼船夜飞度,虽有金汤没人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