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时光俱黯然,烧残银烛悄无眠。
月沈庭树埋清影,风度茶炉散冷烟。
往事几经回短梦,旧愁仍逐入新年。
凭谁为我销尘念,忽听疏钟落枕前。
心境时光俱黯然,烧残银烛悄无眠。
月沈庭树埋清影,风度茶炉散冷烟。
往事几经回短梦,旧愁仍逐入新年。
凭谁为我销尘念,忽听疏钟落枕前。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夜独坐的情景,情感深沉,意境幽远。
首联“心境时光俱黯然,烧残银烛悄无眠”,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时间的流逝,银烛的燃烧象征着时光的消逝,而“悄无眠”则直接表达了诗人难以入眠的苦闷状态。
颔联“月沈庭树埋清影,风度茶炉散冷烟”,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凄凉。月光隐没在庭树之间,留下清冷的影子,微风吹过茶炉,散出缕缕冷烟,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寒意的氛围。
颈联“往事几经回短梦,旧愁仍逐入新年”,诗人通过回忆往事和旧愁,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未知的忧虑。短梦中浮现的是过去的片段,而旧愁却依然伴随着新年的到来,无法摆脱。
尾联“凭谁为我销尘念,忽听疏钟落枕前”,诗人发出感慨,似乎在寻求心灵的慰藉,但最终只能依靠远处稀疏的钟声来寄托自己的思绪。这一句既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某种超脱或解脱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忧虑,以及对心灵慰藉的渴望。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富有哲理意味。
有女系出延陵裔,自入程门方绮岁。
辛苦为妇未十年,毕命才得二十四。
贫贱家风乐有余,寻常妇道了无异。
比翼双栖春复秋,何意一朝忽折翅。
回生恨乏仙丹灵,代死难申吁祷意。
此时中秋月正圆,痛抱孤影失所天。
蓄志早储断肠药,蹑踪随路到黄泉。
有姑在堂母在室,回首魂飞顾不得。
初念还有转念时,独尔能为烈士烈。
吁嗟丈夫许国身,临危授命见几人。
慷慨赴死谈何易,犹从巾帼思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