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木槎牙浅淡春,阴苔满地净浮尘。
东花吹断烟花梦,笑傲山林有几人。
老木槎牙浅淡春,阴苔满地净浮尘。
东花吹断烟花梦,笑傲山林有几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寂寥的自然景象。首句“老木槎牙浅淡春”以“老木”的形象开篇,槎牙的枝干在淡淡的春色中显得尤为突出,暗示着春天的生机虽在,但岁月的痕迹已深。接着,“阴苔满地净浮尘”一句,通过满地的阴苔,不仅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静谧,也暗喻了时间的流逝和万物的更迭。
“东花吹断烟花梦”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将春日的花朵比喻为“烟花梦”,被风吹散,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也蕴含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思考。
最后,“笑傲山林有几人”以反问的形式收尾,既是对前文情景的总结,也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句话似乎在说,在这山林之间,能够笑对生活、远离尘嚣的人又有几个呢?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远离世俗束缚生活的渴望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宁静、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郁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旧德无路报,衰年又增多。
平生感激心,恐惧成蹉跎。
幽幽黄钟原,总角便经过。
一饭倚从母,徘徊类媕婀。
学书随群童,欢叫抵雁鹅。
相逞知字画,勇于渴寻河。
羞耻道赵壹,矜誇有甘罗。
岂云幼慇勤,乃取晚坎轲。
荏苒三十载,万千穷祟魔。
旧游不得寻,听问徒悲歌。
秋霜压芳兰,岂复异径莎。
愿见故根畹,邈如隔岷峨。
老穷怯脂韦,趣尚近笠蓑。
此恨长不没,安能辨蒿峨。
武皇肆荒惑,公卿噤忠龈。
先生有直舌,谈笑开吾君。
董偃不敢怨,寿王谁与伸。
堂堂补衮心,不厌犯怒频。
岂不顾仕养,崇卑位泥云。
耻同高论儒,瑟缩忧烹焚。
贤人事昏主,献替视所因。
不尔朝野间,谁非爱其身。
彼哉下世士,所见异吾闻。
丑谬无不为,乃思谤遗尘。
国风歌善戏,孔圣许狂人。
何嫌班孟坚,区区记馀芬。
夕阳拂西冈,黄淡映古道。
晚风吹高林,病叶落如扫。
饥人瘦于伞,俛默坐沙草。
扶危犹强兴,力备辄反倒。
还持蓝缕缝,委曲捕虱蚤。
视荒数抽空,杀缓或失脑。
悠然不能罢,似欲锐钩考。
宁思百骸间,群蚁即入保。
傍行笑相顾,慧悟信难早。
噆伤乃知嫌,馁死岂谓好。
方为大销灭,而畏小苦恼。
何有就薪蒸,先愁稍枯槁。
衣青嗔骂贱,发白讳呼老。
与尔不同年,谁能共怀抱。
昨者小麦熟,野人稍相宽。
新粟今又黄,喜闻不青乾。
补助复几许,久饥情所难。
譬如辙间鱼,勺水亦暂安。
泽国农事苦,无功及丘樊。
方与三日晴,湖岸车已喧。
所以终岁勤,不能离薄田。
里豪多旷土,徒用养茅菅。
虽有愿耕手,赋收重夷蛮。
秪今二种利,稀若管中斑。
偶秽可劝后,必荒谁继前。
幸哉雨露仁,副此倚望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