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畔长吟处处虫,村头皎皎月当空。
自怜短发如霜白,且喜衰颜借酒红。
萤光照耀河山外,爽气清凉宇宙中。
鏖战文场今夜尽,谁人高步广寒宫。
溪畔长吟处处虫,村头皎皎月当空。
自怜短发如霜白,且喜衰颜借酒红。
萤光照耀河山外,爽气清凉宇宙中。
鏖战文场今夜尽,谁人高步广寒宫。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诗人漫步于溪畔与村落间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流露。
首联“溪畔长吟处处虫,村头皎皎月当空”,以“长吟”二字开篇,暗示诗人内心的沉思与感慨。溪边虫鸣声声,与月光下的宁静村庄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机的氛围。月光皎洁明亮,照亮了整个村落,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
颔联“自怜短发如霜白,且喜衰颜借酒红”,转而描写诗人的自我观照。白发如霜,是岁月的痕迹,也是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借酒红”则表达了诗人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衰老与忧愁的心境,寻求心灵的慰藉。
颈联“萤光照耀河山外,爽气清凉宇宙中”,将视角从人间转向自然,萤火虫的微光在河山之外闪烁,为夜色增添了一抹生机与活力。同时,“爽气清凉”不仅描绘了秋夜的凉爽,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一份清新与宁静。
尾联“鏖战文场今夜尽,谁人高步广寒宫”,将诗人的思绪引向更深远之处。文场的激烈竞争仿佛在这一夜结束,而“广寒宫”则是神话中的月宫,象征着超脱世俗的境界。此句既是对中秋佳节美好祝愿的表达,也暗含了诗人对于超越现实、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中秋之夜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人生和理想的深刻思考。
台室名曾继,旌门节暂过。
欢情老去少,苦事别离多。
便为开樽俎,应怜出网罗。
百忧今已失,一醉孰知他。
帝德千年日,君恩万里波。
许随黄绮辈,闲唱紫芝歌。
龙衮期重补,梅羹伫再和。
嵩丘来携手,君子意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