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残僧》
《送残僧》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送君归伏鹿,高顶结茅茨。

大道今宜隐,青山是我师。

开林通素月,引水绕东菑。

客问无生旨,松花折一枝。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创作的《送残僧》。诗中描绘了诗人送别一位即将遁入山林的僧人的情景,充满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首句“送君归伏鹿,高顶结茅茨”描绘了僧人归隐的场景,以“伏鹿”象征隐居之地的幽静与自然,高高的山顶上搭建的茅屋,预示着僧人将在此过上与世隔绝的生活。

“大道今宜隐,青山是我师”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认同与敬仰,认为在当今这个复杂的世界里,隐居山林才是最接近真理的道路,而青山则成为了僧人的老师,象征着自然界的智慧与教诲。

“开林通素月,引水绕东菑”描绘了僧人归隐后的生活环境,通过“开林”和“引水”的动作,展现了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素月映照下的树林显得格外宁静,而水流环绕的田地则充满了生机。

最后,“客问无生旨,松花折一枝”则是诗人借他人之口,表达了对僧人生活哲学的不解与好奇,同时也暗示了僧人所追求的“无生”境界,即超越生死,达到心灵的纯净与自由。诗人通过折下一枝松花的动作,既是对僧人生活方式的一种模仿,也是对其精神追求的一种致敬。

整首诗通过对僧人归隐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隐逸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向往。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避暑玄潭晤罗镇峰兄

与君同远俗,问讯一何疏。

避暑逢高会,连宵谈道书。

远江横雨势,虚阁振风裾。

但使无违愿,瀛洲定不如。

(0)

发北新关初闻孤雁寄东窗叔

紫塞分寒影,清江入暮深。

遥怜失群翼,还似独游情。

匝月疑衰苇,迷烟滞古城。

南归书帛杳,为向故园鸣。

(0)

赠罗仲良奉母之令应城

仙舄度秋槎,翩翩楚水涯。

琴和讼庭鸟,绶绾夹城花。

地润通天泽,星文动物华。

潘舆近乡国,为吏莫长嗟。

(0)

哭罗生汝奎

一日千秋别,孤云万里心。

谁怜泉下士,元是席中珍。

桂馆留残榻,玉坛空暮林。

高深閟古调,不为惜知音。

(0)

夜梦藩省为余建坊题曰白云深处閒人遂成二句觉后足之

白云深处閒人少,惟有希夷似不群。

今日高眠千丈顶,远书休遣递飞云。

(0)

寄别凌海楼·其一

阳田客至不相闻,只隔山前一片云。

蓬鬓萧萧还自哂,未知何日再逢君。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