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秋溪水清,历历见其底。
木叶何纷纷,白石复齿齿。
静言寻其幽,萧萧杂葭苇。
水鸟冲人飞,游鱼衔藻起。
转入荒且寒,苔色无乃是。
遥闻渔者歌,前溪暮霞紫。
交秋溪水清,历历见其底。
木叶何纷纷,白石复齿齿。
静言寻其幽,萧萧杂葭苇。
水鸟冲人飞,游鱼衔藻起。
转入荒且寒,苔色无乃是。
遥闻渔者歌,前溪暮霞紫。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溪水清澈、木叶纷飞的自然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季的宁静与生机。诗人以“交秋溪水清”开篇,直接点明了季节与环境的特点,溪水清澈见底,给人一种清新脱俗之感。接着,“木叶何纷纷,白石复齿齿”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落叶飘零与溪底白石交错的情景,既展现了秋天的萧瑟,又蕴含着生命的坚韧。
“静言寻其幽,萧萧杂葭苇”进一步深化了环境的幽静与自然的和谐,芦苇随风摇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生命力的画面。随后,“水鸟冲人飞,游鱼衔藻起”生动地描绘了水鸟与游鱼在水中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与前面的静态描写形成对比,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
“转入荒且寒,苔色无乃是”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更为深邃、寒冷的世界,苔藓覆盖的景象暗示了环境的变迁与时间的流逝。最后,“遥闻渔者歌,前溪暮霞紫”以渔者的歌声作为收尾,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赋予了整个场景一种悠远、宁静的意境,暮霞的紫色渲染了整个画面,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温暖而深沉的色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水、落叶、白石、水鸟、游鱼、苔藓、渔歌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秋天溪流的独特魅力,以及自然界中生命与季节更替的和谐共生,充满了诗意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