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又送叔贞之成都》
《又送叔贞之成都》全文
明 / 方孝孺   形式: 古风

空名诳当世,自误还劳人。

郑子复为谁,跋涉穷冬春。

去年赴上国,风雪迷江津。

徒步从我行,面黑手足皴。

今玆有徵命,欲往志靡伸。

子复之成都,代余陈所因。

念子远游学,三年别慈亲。

敝衣犯缁垢,断裂莫为纫。

蜀道幸坦平,王化甚惠仁。

历览快心目,庶足忘苦辛。

诸葛政犹在,少陵诗有神。

浩荡观大江,穹秀瞻峨岷。

心胸蕴奇伟,抚事气益振。

丈夫平生怀,岂惟安其身。

况可广咨访,大邦多缙绅。

恨我不得俱,惟恐孤主恩。

见王再三谢,念此疏远臣。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所作的《又送叔贞之成都》,通过描述友人郑子复前往成都的旅程,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与勉励之情。

诗中首先提到“空名诳当世,自误还劳人”,感叹虚名欺骗世人,最终却误导了自己,也给他人带来了麻烦。接着点出郑子复的名字,说明他即将踏上旅途,面对的是“跋涉穷冬春”的艰难路程。

去年郑子复赴京赶考,途中遭遇风雪,步行跟随诗人同行,面容黝黑,手脚皲裂。今年他接到朝廷征召,却因内心挣扎无法启程。于是,诗人决定让郑子复代替自己向朝廷陈述原因。

诗人对郑子复远游求学表示理解,三年未归,与慈亲分别,衣着破旧,满身尘垢,难以修补。但诗人相信蜀地道路平坦,王化的仁慈能给予郑子复慰藉。沿途的壮丽景色和崇山峻岭,足以让人忘记旅途的艰辛。

诗人提到诸葛亮的治国理念和杜甫的诗歌精神,希望郑子复能在旅途中得到启发。面对浩瀚的大江和雄伟的峨眉山,郑子复的心胸将更加宽广,面对事物时气魄更加强大。诗人鼓励郑子复,作为男子汉,不仅要追求个人的安逸,更要胸怀大志,广泛咨询,学习大邦的礼仪与学问。

最后,诗人表达了遗憾不能一同前往,担心这会辜负君主的恩典。再次向郑子复表达谢意,并提醒他作为远方的臣子,要时刻铭记君恩。

作者介绍
方孝孺

方孝孺
朝代:明   字:希直   号:逊志   籍贯:宁海   生辰:1357—1402年7月25日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猜你喜欢

放言六首·其一

从来住处难如意,四十年居大众中。

今日退閒犹我造,小楼高出与山同。

窗间湖水寒光淼,屋外蔬畦霁色葱。

只有一般堪笑煞,或时富贵或时穷。

(0)

马铁印严鼎臣二参戎入山

爱我西江意蔼然,高怀重过海云边。

故山千里干戈日,荒院残年梅柳天。

返旆定知壁垒静,到门应觉鸟声偏。

官艘自系榕桥下,话落寒潮只悄然。

(0)

送沈融谷回浙秋试

青云直上乡关路,寄别题诗惜柳条。

郡幕已深庭树影,秋江还拟桂香飘。

三春去马迟征雁,九夏归人独听潮。

才子声名应此日,十年回首话非遥。

(0)

龙溪诸子再约黄村观梅阻雨不果是夕林将军招游波罗

濛濛细雨暗新潮,路湿春泥冷灞桥。

岂为滴残香蕊薄,都缘寒滑马蹄骄。

黄村风雪昨堪望,浴日烟波晚更招。

暂随海鸟迟花信,乘兴还来未寂寥。

(0)

怀栖贤二首·其一

卜隐匡山曾六年,玉渊金井坐流泉。

出头已讶盘空势,拭眼谁怜避世禅。

生客久拚青草里,孤踪犹滞白云边。

存亡去住知何定,怪石长松亦有缘。

(0)

秋夜有怀

梧桐叶坠碧天开,落落閒情秋夜回。

风送泉声出谷去,月将寒色近帘来。

右军池上钟初歇,扬子江头雁已哀。

瘴海别峰霜冷处,一时回首妙高台。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