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怀栖贤二首·其一》
《怀栖贤二首·其一》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卜隐匡山曾六年,玉渊金井坐流泉。

出头已讶盘空势,拭眼谁怜避世禅。

生客久拚青草里,孤踪犹滞白云边。

存亡去住知何定,怪石长松亦有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对隐居生活的深刻感悟与独特情感。首句“卜隐匡山曾六年”,点明了诗人曾在匡山隐居六年,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执着追求。接着“玉渊金井坐流泉”一句,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隐居环境的清幽与宁静,仿佛置身于清澈的泉水旁,心境也随之平静。

“出头已讶盘空势,拭眼谁怜避世禅”两句,通过对比和反问,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世界的疏离感以及对隐居生活独特禅意的体悟。在高处盘旋的云雾中,诗人似乎已经超脱了尘世的束缚,而这种超然状态却鲜有人能理解或欣赏。

“生客久拚青草里,孤踪犹滞白云边”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仿佛与外界的联系仅限于偶尔的青草与白云之间,孤独而自由。最后,“存亡去住知何定,怪石长松亦有缘”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思,无论是生死还是行止,都充满了未知与偶然,但与自然界的怪石长松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不可言说的缘分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次韵答欧阳主素掌教

草堂客到闻新句,花坞春来见小车。

阅世头颅浑尽白,向人肝胆未曾疏。

窗涵远岫堪晨夕,天纵浮云任卷舒。

几度挥毫还念我,剩分珠玉照林居。

(0)

赠大司寇赵清溪先生次熊峰太宰韵·其一

才高当代更多闻,到处真成旱岁云。

司寇得人方慰我,留都分务复从君。

山河再展于公第,案牍新刊极禹文。

偏是后湖风物好,不妨飞盖往来勤。

(0)

庆季弟新居落成用仲弟韵

新构峥嵘与世更,宋朝遗址尚依城。

地灵总信人须杰,心远从知梦亦清。

春酒日长花剩发,晓檐风细鹊双鸣。

百年事业无穷在,一善何妨取卫荆。

(0)

庆鹤次刘野亭先生韵·其一

出尘标格价难裁,笼入南宫手自开。

槐露乍零呼伴起,竹风微动御仙来。

新袍有象宜为主,老凤无毛合避台。

我欲借骑应不惜,上摩黄道访三台。

(0)

奉和大人送行韵上呈·其一

可人秋月满楼光,明发谁教促去装。

清梦尚随灵寿杖,兼金难觅返魂香。

前周后鲁知何日,北斗南箕各一方。

惟有训辞长在目,要看千里作寻常。

(0)

十六夜

长空万里净无云,月色今宵满十分。

清赏偶因严戒辍,远书频遣吉声闻。

山连北斗疑增峻,风入南楼觉尚薰。

办得此心如此景,人间何事漫纷纷。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