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岘台前新水盈,凭高廓落尽秋声。
地藏炎热乘阳极,人善忧思感气清。
四运偏宜伤宋玉,五悲犹复类卢生。
缠蚕处茧纷相似,欲学冲虚一魄营。
拟岘台前新水盈,凭高廓落尽秋声。
地藏炎热乘阳极,人善忧思感气清。
四运偏宜伤宋玉,五悲犹复类卢生。
缠蚕处茧纷相似,欲学冲虚一魄营。
这首明代诗人帅机的《秋雨三首(其三)》描绘了拟岘台前秋雨后的情景,以及由此引发的诗人内心感受。首句“拟岘台前新水盈”,以新水满溢的形象,展现了雨后水位上涨的清新景象,暗寓秋天的丰润与生机。
“凭高廓落尽秋声”一句,诗人借助登高远望,捕捉到了秋天特有的萧瑟之声,秋风落叶,营造出一种空旷而寂寥的氛围。
“地藏炎热乘阳极”暗示夏季余热未消,而秋雨的到来恰好带来一丝清凉,这与下文“人善忧思感气清”相呼应,表达了人在面对生活变迁时,内心的敏感和情绪的波动。
“四运偏宜伤宋玉,五悲犹复类卢生”两句,诗人借用了宋玉和卢生这两个文学典故,表达人生的无常和感慨。宋玉因悲秋而作《九辩》,卢生则在《枕中记》中体验了人生如梦的五种悲哀,诗人借此抒发自己对世事无常的沉思。
最后,“缠蚕处茧纷相似,欲学冲虚一魄营”以蚕丝结茧自比,寓意人生的困境和追求超脱的心境。诗人试图从自然和历史的流转中找到内心的宁静,寻求一种冲淡世俗烦恼的超然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秋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季节更替、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以及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昨现官身往,今迎影子回。
总云凫入觐,谁料鵩为灾。
巷静公人去,门荒吊客来。
故园花满架,犹似去年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