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浩歌行十章·其三》
《浩歌行十章·其三》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无怀之世天鸿濛,其民百岁如婴童。

谁造历纪凿元化,强分寒暑名夏冬。

诈流巧衒浩安极,山木能飞海水立。

春桃无华鸣蟋蟀,九月高田亘桑麦。

(0)
鉴赏

这首诗《浩歌行十章(其三)》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一个与现实世界截然不同的理想社会景象。

首句“无怀之世天鸿濛”,开篇即以“无怀”二字点明了诗中描述的是一个远古、淳朴的社会状态,这里的“鸿濛”则暗示了天地初开、混沌未分的状态,营造出一种原始、自然的氛围。接着,“其民百岁如婴童”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在这个社会中,人们的寿命虽长,但心灵却如同孩童般纯洁无邪,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

接下来,“谁造历纪凿元化,强分寒暑名夏冬”两句,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复杂和人为划分的历法、季节表示了一种质疑和不满。他似乎在说,是谁创造了这些复杂的历法和人为划分的四季?这样的划分是否真的符合自然的规律?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法则的尊重和对于人为干涉的批判。

“诈流巧衒浩安极,山木能飞海水立”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批判。诗人认为,现实世界中的种种欺诈、虚伪和过分的追求(“诈流巧衒”)已经到了极致,连山木都能违背自然规律而飞翔,海水也能违背常态而站立,这显然是对现实世界的夸张描述,旨在讽刺和批评现实社会的不真实和荒谬。

最后,“春桃无华鸣蟋蟀,九月高田亘桑麦”两句,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的差异,进一步强化了主题。春天的桃花没有开花,却有蟋蟀鸣叫;九月的高田上,桑麦却横生,这些看似荒诞的场景,实际上是对现实世界失去自然和谐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批判。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思考,构建了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理想社会图景,通过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于社会、自然和人性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诣斋宫

步辇迎黄道,钩陈卫太清。

上辛遵自古,先日恰宜庚。

腊雪馀恩润,朝暾凑暖晴。

井闾灯事近,欢动凤凰城。

(0)

上辛祈谷斋居

三朝度王正,六日届上辛。

青阳霭彤墀,海壖含韶春。

万汇昭以苏,昌昌荅令辰。

惟予继百王,祈谷遵先民。

涤志此斋居,穆穆将明禋。

心乎曷思维,政事有弗勤。

屋漏苟或愧,其奚对昊天。

祖宗廓丕基,肯构赖子孙。

彼野有遗贤,何以拔茅抡。

彼民有窃叹,何以咸听闻。

凡此恭默思,愧怍流汗频。

尚希鉴予衷,维皇降康年。

(0)

两树

两树非同根,各植山之隅。

菀枯阅岁华,相离十步馀。

枝干日以长,轇轕成一株。

同被春风吹,共受秋露濡。

揣称如连理,侔色羞菰蒲。

下视其本根,反似越与胡。

一旦斧柯寻,零落供樵苏。

异类不能顾,同根空怅如。

呜呼世人有如此,疏者翻亲亲者疏。

(0)

行营

词臣橐玉笔,壮士枕龙戈。

策马前溪渡,鸣驺峻岭过。

羽林严警跸,鹤卫谨谁何。

武备从来要,清时廑虑多。

(0)

途次杂咏用上平声韵·其三

淋河不用布帆䉶,叠石为基木作杠。

行过龙门回望处,野烟寒苇占秋江。

(0)

川陜总督尹继善奏进新麦

荐新遵古制,土物贡遐方。

既用验农事,还宜以彘尝。

味甘端胜芡,色白比于霜。

更喜烽烟息,千家饼饵香。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