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泓澄澈隐沙洲,月色泠泠泛碧流。
光浸潭空星斗阔,寒筛夜气荻芦秋。
步溪应有怀三笑,垂钓讼看落半钩。
可是若耶清迥处,诗人添得思悠悠。
一泓澄澈隐沙洲,月色泠泠泛碧流。
光浸潭空星斗阔,寒筛夜气荻芦秋。
步溪应有怀三笑,垂钓讼看落半钩。
可是若耶清迥处,诗人添得思悠悠。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山水画卷。首句“一泓澄澈隐沙洲”,以“一泓”形容水之深邃,“澄澈”则展现了水的清澈透明,而“隐沙洲”则暗示了水边有沙洲隐藏其中,营造出一种幽静神秘的氛围。接着“月色泠泠泛碧流”,月光洒在碧绿的水流上,泠泠之声仿佛是月光与流水的交响乐,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美感。
“光浸潭空星斗阔,寒筛夜气荻芦秋”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凉意。潭水中的星光似乎被光浸透,显得更加广阔,而芦苇在夜气中轻轻摇曳,透露出秋天的凉意。这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营造出一幅静谧而又充满季节特色的画面。
后四句“步溪应有怀三笑,垂钓讼看落半钩”则转为对人的情感描写。诗人想象着在溪边散步时的欢笑,以及垂钓者在黄昏时分的悠闲景象。这里的“三笑”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愉悦与满足,而“垂钓”则是古人常用来表达闲适生活态度的意象。
最后两句“可是若耶清迥处,诗人添得思悠悠”将整个场景与历史上的若耶溪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慨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若耶溪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常游之地,此处引用若耶溪,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也使得诗人的情感表达更为深远和悠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联想,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具自然美又富含人文情感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