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李尚书母太淑人·其一》
《挽李尚书母太淑人·其一》全文
宋 / 黄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少壮闻忠教,生平阅险夷。

篆烟长寂寞,驺从任驱驰。

尘俗浑无染,湖山每自怡。

儒冠惭佛学,列妇胜男儿。

(0)
翻译
年轻时接受忠诚的教诲,一生经历各种艰难险阻。
篆烟袅袅,常感到孤独寂寞,随从驾车,任我驰骋。
世俗的纷扰未能沾染,每当面对湖光山色就心生欢喜。
身着儒生的帽子,深感愧对佛学的清净,女性的贤淑胜过男子的刚强。
注释
少壮:年轻时。
忠教:忠诚的教诲。
阅:经历。
险夷:艰难险阻。
篆烟:篆刻的烟雾,指书法或香烟。
寂寞:孤独。
驺从:驾车的随从。
驱驰:驰骋。
尘俗:世俗。
浑无染:完全未受沾染。
湖山:湖光山色。
自怡:自我愉悦。
儒冠:儒生的帽子,代指儒者身份。
惭:感到惭愧。
佛学:佛教学问。
列妇:贤淑的妇人。
胜:超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干为悼念李尚书的母亲太淑人而作,表达了对逝者的敬仰和对其一生经历的感慨。首句"少壮闻忠教",赞扬了太淑人在年轻时就接受了忠诚的教诲,显示出她的高尚品格。"生平阅险夷"则概括了她一生中所经历的艰难困苦与平安顺遂,体现了她的坚韧与毅力。

"篆烟长寂寞"描绘了太淑人去世后环境的寂静,篆香袅袅,寓示着她的离世让家中增添了一份哀寂。"驺从任驱驰"可能指的是她丈夫或儿子们的忙碌,他们尽管忙碌,但始终不忘孝顺,呼应了上文的"忠教"。

"尘俗浑无染"表达了太淑人超脱世俗的高洁,她的心灵不受尘世纷扰,始终保持纯净。"湖山每自怡"则展现了她对自然的喜爱,即使在困境中也能从山水中找到乐趣,体现了她的乐观与淡然。

最后两句"儒冠惭佛学,列妇胜男儿",诗人以谦逊的态度表达对太淑人的敬佩,认为她的贤良淑德甚至超过了男性,这是对她女性智慧和品德的高度赞美。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情而又充满敬意的挽诗,通过描绘太淑人的生活经历和品格,展现了她的人生价值和对家庭的贡献。

作者介绍
黄干

黄干
朝代:宋

(1152—1221)宋福州闽县人,字直卿,号勉斋。黄瑀子。少从朱熹学,熹以女妻之。及熹病重,以所著书授干,托传其学。以荫补官,历知新淦县、汉阳军、安庆府等,多有惠政。曾讲学于白鹿洞书院。后召为大理丞,不拜,归里授徒讲学以终。卒谥文肃。有《勉斋集》。
猜你喜欢

雨中放舟同诸子登青云阁

蓑衣箬笠好生涯,不厌频频上小艖。

秋浦暗云连埤堄,远天残雨在蒹葭。

青山对酒添新色,彩笔登楼尽作家。

谁约一竿相伴老,鄙人亲起酹江花。

(0)

淀心亭

碧天为上下,中结一茅茨。

柱以茏葱竹,环栽白玉枝。

人来桥影报,风过水纹知。

有客倦方倚,鸾声还唤谁。

(0)

上巳后一日王孝扬将军招同张桐君梁药亭屈翁山张超然家献孟集倚剑堂时牡丹盛开即事分赋

折简相招路未遐,群贤毕至兴弥嘉。

春风好续兰亭会,南国今开洛下花。

戏彩衣边疑舞袖,惊人诗里见馀霞。

明朝定有江郎笔,传出山阴内史家。

(0)

赠远斋和尚

度岭为游子,飘然二十春。

重逢成老大,一悟彻天人。

无缝衣常暖,非台镜不尘。

桃花今又发,消息可谁真。

(0)

正月六日将归锦岩泊舟潘子登寓楼下新月甚佳因留宿三日两登斯楼亦一快也

偶尔停舟快不胜,江楼今夕又同登。

故园归去逢人日,新月何期对好朋。

竹榻朗吟茶宴罢,低窗高掩浪纹升。

频年衰疾希行往,如此良宵得未曾。

(0)

题四皓图二首·其一

万峰青处不飞尘,三秀林中日日春。

四老共成诗十句,未知谁是首倡人。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