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不朽处,端在历困穷。
精光难磨灭,厄极乃愈充。
在彼实不幸,后世称其工。
我缘溺文辞,每思蹑高踪。
异哉非人情,易地恐靡同。
中年寄边锁,郁郁常填胸。
谓渠如我今,意态必甚雄。
何为苦求去,志在菰芦丛。
丈夫惜自贬,安能伍狂童。
好收斗牛气,吐却沧江虹。
古人不朽处,端在历困穷。
精光难磨灭,厄极乃愈充。
在彼实不幸,后世称其工。
我缘溺文辞,每思蹑高踪。
异哉非人情,易地恐靡同。
中年寄边锁,郁郁常填胸。
谓渠如我今,意态必甚雄。
何为苦求去,志在菰芦丛。
丈夫惜自贬,安能伍狂童。
好收斗牛气,吐却沧江虹。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至近现代初年的诗人郑孝胥所作,题为《古人》。诗中,作者通过对古人的赞扬,表达了对历尽困穷而精神不朽的敬仰。他认为,真正的伟大不在于一时的顺境,而是在于困境中的坚韧和才华的展现。诗人自述深受文学吸引,渴望追寻古人的高尚足迹,但他意识到这种超越常情的情感可能不易为人理解。
诗人中年时期身处边疆,心中充满郁郁不得志的情绪,他设想如果自己处在那样的境遇下,应该也能展现出雄心壮志。然而,他不解为何有些人宁愿离开尘世,追求隐逸的生活。他认为男子汉应当珍惜自己的才能,不应与轻狂之人为伍,应保持昂扬的斗志,如同吐出江海般的豪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郑孝胥对于人生境遇的深沉思考,以及对于个人价值坚守的态度。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