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良自浅,非尔独能深。
老意趋枯淡,孤踪近郁沈。
方成隔江望,一纵倚楼心。
对面谁相识,栖栖未易寻。
世人良自浅,非尔独能深。
老意趋枯淡,孤踪近郁沈。
方成隔江望,一纵倚楼心。
对面谁相识,栖栖未易寻。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诗人郑孝胥所作的《八月廿七日挈孥渡江居武昌大潮街湖舍(其二)》中的片段。诗中,诗人表达了对世间人情浅薄的感慨,认为并非只有自己能够深刻理解事物。他透露出一种老去后的淡泊心境,孤寂的身影接近于深沉内敛。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江边远望,倚楼思绪飘忽,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对知音的渴望。他疑惑对面是否有人能真正理解他的心境,感叹寻找共鸣的不易。整首诗流露出诗人的孤独与哲思,展现了清末文人士大夫的内心世界。
我本山中人,颇有爱山癖。
何人写秋山,秀色如可食。
天河露下秋汉白,挹露磨空洗秋色。
炯如洞庭水浸青芙蓉,倒影天光湛空碧。
又如飞龙天外来,鳞鬣森森插霜戟。
远屿瀰茫隔烟浦,冷云湿翠愁痕古。
便从海上访三山,又恐征帆迷处所。
若耶溪,在何处,归去来,山中住。
道逢仙人紫绮冠,指点丹崖是征路。
寄书松竹问平安,莫嫌老子来迟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