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从子伦画山水》
《题从子伦画山水》全文
元 / 于立   形式: 古风

我本山中人,颇有爱山癖。

何人写秋山,秀色如可食。

天河露下秋汉白,挹露磨空洗秋色。

炯如洞庭水浸青芙蓉,倒影天光湛空碧。

又如飞龙天外来,鳞鬣森森插霜戟。

远屿瀰茫隔烟浦,冷云湿翠愁痕古。

便从海上访三山,又恐征帆迷处所。

若耶溪,在何处,归去来,山中住。

道逢仙人紫绮冠,指点丹崖是征路。

寄书松竹问平安,莫嫌老子来迟暮。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于立的《题从子伦画山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诗中不仅展现了山川的壮丽与秀美,还融入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隐逸生活的憧憬。

首句“我本山中人,颇有爱山癖”,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情感倾向,他自认为是山林中的人,对山有着深深的热爱。接下来,“何人写秋山,秀色如可食”一句,将山的秀美比作可以食用的美味,形象地表达了山色的诱人与美丽。

“天河露下秋汉白,挹露磨空洗秋色”描绘了秋天清晨的景象,露珠在阳光下闪烁,仿佛银河之水倾泻而下,洗净了山间的秋色,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炯如洞庭水浸青芙蓉,倒影天光湛空碧”则通过比喻,将山中的湖泊比作洞庭湖,湖面上倒映着青色的芙蓉花,天光映照,湖面碧绿清澈,展现出山水之美。

“又如飞龙天外来,鳞鬣森森插霜戟”进一步描绘了山峰的雄伟,如同飞龙从天际而来,其鳞片和鬣毛在霜雪中显得格外鲜明,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气势。

“远屿瀰茫隔烟浦,冷云湿翠愁痕古”描绘了远处岛屿在烟雾中若隐若现,冷云笼罩,翠绿的山色中带着一丝忧愁,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深邃。

“便从海上访三山,又恐征帆迷处所”表达了诗人想要探访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的愿望,但又担心迷失方向,体现了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与探索精神。

“若耶溪,在何处,归去来,山中住”诗人询问若耶溪的位置,表达了想要回归山林,过上隐居生活的心愿。

“道逢仙人紫绮冠,指点丹崖是征路”在山间偶遇仙人,得到指引,似乎预示着诗人即将踏上寻仙之旅。

“寄书松竹问平安,莫嫌老子来迟暮”最后,诗人托松竹寄语,询问山中朋友的安好,并表示自己虽来得晚,但心意诚挚,表达了对山中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友情的珍惜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

作者介绍

于立
朝代:元

南康庐山人,字彦成,号虚白子。博学通古今,善谈笑。不求仕进,以诗酒放浪江湖间。有《会稽外史集》。
猜你喜欢

方时敏寄和诗复用韵报之并简季高理前止酒之语季高尝梦萧相国戒勿饮酒·其一

畴昔城南隅,莲叶秋田田。

从公觞玉醪,醉墨看云烟。

我乃世背驰,公独肯顾怜。

追思十年梦,仅熟一觉眠。

念当老扁舟,生理师计然。

不意菰芦中,复见琼瑶篇。

笔力如置阵,弥缝认先偏。

从容步武间,左右方若圆。

又如清庙音,三叹闻疏弦。

安得化为云,追逐飞上天。

(0)

大涤洞·其六

人间安得倚天梯,欲访真源志不移。

大涤乃今追胜迹,清都何待更神驰。

已逃萧斧杉难老,不逐秦鞭石有知。

尚觉林泉佳气王,难忘羽卫幸临时。

(0)

游休休亭

世事心知不可为,拂衣归此养天机。

先生独善端无意,肯续春秋辨是非。

(0)

矫首向天兮天卒无言,忠臣死难兮死亦何愆。

(0)

上蔡太师生辰诗四首·其三

君王正殿压金鳌,一品师臣待赭袍。

万世规模神鼎重,八年勋业泰山高。

崇宁枢筦联领翼,大观蓬山擢凤毛。

介寿几何词谩费,为公仙谷问蟠桃。

(0)

上卢运使生辰二四首·其三

袖有调元手,辱使江之湄。

雅怀兼三王,起问夜何其。

行当发馀蕴,陶铸皋与夔。

功名格上帝,黄发齿复儿。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