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停舟快不胜,江楼今夕又同登。
故园归去逢人日,新月何期对好朋。
竹榻朗吟茶宴罢,低窗高掩浪纹升。
频年衰疾希行往,如此良宵得未曾。
偶尔停舟快不胜,江楼今夕又同登。
故园归去逢人日,新月何期对好朋。
竹榻朗吟茶宴罢,低窗高掩浪纹升。
频年衰疾希行往,如此良宵得未曾。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恭尹在明末清初的一次独特经历。他偶然停舟,与友人在江楼上再次相会,共同欣赏着月色。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珍惜和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首联“偶尔停舟快不胜,江楼今夕又同登”,开篇即点出偶遇之喜,与友人共赏夜景的愉悦心情跃然纸上。次联“故园归去逢人日,新月何期对好朋”,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想象着归家时与亲友相聚的情景,同时对即将与友人的相聚充满期待。
颈联“竹榻朗吟茶宴罢,低窗高掩浪纹升”,细腻地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竹榻上朗读吟诗,茶宴之后的闲适场景,以及窗外波光粼粼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尾联“频年衰疾希行往,如此良宵得未曾”,则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易逝、健康状况不佳的感慨,以及对这次难得的良宵的珍视。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鸿沟定约东归,又谁遣赤龙回指。
青娥舞罢,重瞳饮泣,断肠声里。
半壁酸风,两淮寒月,古今兴废。
眇乌江满眼,惊涛卷雪,分明总是英雄泪。
木末招招舟子,载何人断烟流水。
平沙尽处,青山数点,江东千里。
长啸风前,无人会我,登临此意。
但黄芦古木,夕阳回照,有渔歌起。
金屋书中有。为钱塘佳丽,待寻欢偶。
记得朝云前日梦,伏事东坡最久。
且不是、郡无官守。
日日湖中公事了,更成围、妓女随车后。
翁两鬓,秃如帚。老来莫负簪花手。
比佳人难得,灵芝三秀。
此夕灯花何太喜,便用买红缠酒。
催看个、肩舆迎取。
有子平生千万足,看明年、堕地于菟走。
挂冠去,学疏受。
中年怕见离筵,恶怀易感欢难遇。
愁城百丈,旧时全仰,酒兵遮护。
不饮而今,如何禁得,欲行还住。
与元戎已别,弓刀小队,能为我、年来去。
一阵黄昏细雨。正心头、万丝千绪。
几家灯火,烟迷湖水,风号堤树。
咫尺重闉,故人千里,可能无句。
听谯楼,更鼓寒声历历,倚篷窗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