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蒋少闵云巢》
《题蒋少闵云巢》全文
宋 / 王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欲向云端问子巢,陵虚骛远恐疲劳。

悬知实地平如掌,何处人间有此高。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ǎngshǎomǐnyúncháo
sòng / wángsuì

xiàngyúnduānwèncháolíngyuǎnkǒnggōng

xuánzhīshípíngzhǎngchùrénjiānyǒugāo

注释
云端:指高高的天空或极高的地方。
子巢:可能指鸟巢或比喻诗人的居所。
陵虚:形容飞翔在空中,超越实际的大地。
疲劳:指身体或精神上的劳累。
实地:指地面,与虚空中相对。
平如掌:形容地势平坦得像手掌一样。
何处:疑问词,表示不知道的地方。
人间:指现实世界,与理想或仙境相对。
此高:指极高的高度,这里指云霄。
翻译
想要向那云霄之巅询问你的居所
飞翔在虚空之中恐怕会感到疲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遂的作品,名为《题蒋少闵云巢》。从这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观的仰望和赞美,以及他内心深处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

“欲向云端问子巢”,表达了诗人想要飞升到云端,询问那隐秘的鸟巢的意愿。这里,“云端”象征着高远和神秘,而“子巢”则是自然之美的一个隐喻。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他对超凡脱俗的追求。

“陵虚骛远恐疲劳”,诗人在仰望中感到了自然景观的辽阔与自己力量的局限,担心自己的体力和精神会因为这份渺小而感到疲惫。这一句流露出诗人的自我反省和对生命力的思考。

“悬知实地平如掌”,这里,“悬知”意味着诗人已经领悟到某种道理,而“实地平如掌”则是说即便是在大自然的宏伟面前,诗人也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定。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内在世界的肯定。

“何处人间有此高”,这一句中,“何处”表现出一种寻找和探究,而“人间有此高”则是对于自然之美的一种赞叹,同时也是对自我精神追求的一种提问。这不仅是诗人对景物的描绘,也是他内心世界的写照。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云巢的仰望和内心世界的探讨,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美与生命价值的深刻感悟,以及他对精神境界的不懈追求。

作者介绍
王遂

王遂
朝代:宋

王遂,字去非,一字颖叔,枢密副使王韶之玄孙,后为镇江府金坛人,宋代名臣。 嘉泰二年进士,调富阳主簿,历官差干办诸司审计司。绍定三年,知邵武军兼福建招捕司参议官。后任工部尚书。
猜你喜欢

酬张大诚然天津见寄即用原韵

我似栖林鸟,君如破浪船。

此间春又老,何地月重圆。

客梦依乡井,离愁入旧年。

清樽话畴昔,期在五云边。

(0)

秋初咏怀

商声一夜起,萧瑟暗庭柯。

秋色已如此,客怀将若何。

白云千里隔,南雁几行过。

不尽登楼思,苍茫独放歌。

(0)

夏夜呈向宾门先生

皓月出林表,长空星欲稀。

白云凝绿树,翠叶增清辉。

四山虫语乱,栖鸟时复飞。

爱此不能寐,抚琴为一挥。

但患古调难,岂患知音稀。

花下三弄余,相对共忘机。

愿言长契洽,莫使寸心违。

(0)

为滑济川书乐工扇·其一

隋堤漠漠柳千条,回首吴歈冷碧箫。

枨触苏台旧风景,有人重唱雨潇潇。

(0)

春日杂感·其一

渴鸟啄冰冰尽开,飞飞争唤好春来。

谁人为忆孤山鹤,独唳东风怨落梅。

(0)

霍家桥道中

江村梅有信,趁暖喜追寻。

沙软小车疾,草枯黄犊侵。

断桥横野水,微日淡荒林。

我是曾来客,廊腰记浅深。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