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唐衣二首·其一》
《唐衣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传来两个诗翁像,吾制冠裳略放他。

华似庄农加盛服,清于朝士赐香罗。

儒衣曾有髡钳者,公衮其如跋疐何。

皂缘黄紽安且吉,不妨藉草更眠莎。

(0)
注释
诗翁:指年长的诗人。
冠裳:指为他们准备的服装。
略放他:稍微超出常规地款待。
华似:华丽如同。
庄农:庄稼人。
朝士:朝廷官员。
赐香罗:被赐予香气袭人的丝绸。
儒衣:儒生的服装。
髡钳:古代对犯人的一种惩罚,剃发和戴枷锁。
跋疐:比喻难以适应或困难。
皂缘黄紽:黑色边饰和黄色绸缎。
安且吉:安全且吉祥。
藉草:躺在草地上。
眠莎:休息。
翻译
两位老诗人来访,我为他们准备了服装。
他们的华丽如同庄稼人穿上节日盛装,比朝廷官员还要清新脱俗。
虽然儒生中有过剃发受刑的人,但这样的礼服对他们来说就像狮子老虎一样难以适应。
黑色边饰搭配黄色绸缎,既安全又吉祥,他们可以随意躺在草地上休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诗人形象的刻画,通过对服饰和气质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的高洁与不俗。开篇“传来两个诗翁像,吾制冠裳略放他”表明诗人通过画像了解到这些诗人的风采,并且自己也设计了一番衣衫以示敬意。“华似庄农加盛服,清于朝士赐香罗”则是对诗人们庄重而不失华丽的着装进行描绘,这种穿着既超越了普通百姓,也比得上受宠的朝廷官员。

接下来,“儒衣曾有髡钳者,公衮其如跋疐何”一句中“儒衣”指的是古代士人所穿的正统服饰,而“髡钳”则是古代刑罚的一种,可能在此处用来比喻某种束缚或压力。诗人提到这种服饰曾经承受过压抑,却又问及公卿大臣(公衮)的尊贵又如同何物,这里可能在强调士人的独立精神和对自由的向往。

最后,“皂缘黄紽安且吉,不妨藉草更眠莎”则是诗人表达了对纯洁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简单安逸境界的追求。“皂缘黄紽”形容的是纯净无瑕的衣带和装饰,“安且吉”意味着这种状态是安全而吉祥的。不妨藉草更眠莎,则是在表达即使躺在野外的草地上,也能享受这份简单而美好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两位诗人形象的刻画,反映了诗人对于士大夫阶层应有的风骨和精神追求,以及对自由和纯洁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临江仙.惠州改前韵

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三分春色一分愁。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

我与使君皆白首,休夸少年风流。佳人斜倚合江楼,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

(0)

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0)

题杨次公春兰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

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

(0)

江南春绝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0)

淮上遇洛阳李主簿

结茅临古渡,卧见长淮流。

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

寒山独过雁,暮雨远来舟。

日夕逢归客,那能忘旧游。

(0)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神水馆寄子瞻兄四绝·其三

谁将家集过幽都,逢见胡人问大苏。

莫把文章动蛮貊,恐妨谈笑卧江湖。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