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名诗》
《同名诗》全文
宋 / 王安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蜀客更名缘好尚,汉臣书姓为同官。

孟公自合名惊座,子夏尤宜便小冠。

益号文章缘两李,翃书制诰有诸韩。

二元各自分南北,付与时人子细看。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安中的《同名诗》,通过对“蜀客”与“汉臣”的对比,以及对“孟公”、“子夏”、“两李”和“诸韩”的称颂,展现了诗人对于文采与才华的高度推崇。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历史人物的名字来隐喻不同领域的杰出成就,既体现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也表达了对当代文士的期许。

“蜀客更名缘好尚,汉臣书姓为同官。” 开篇即以“蜀客”与“汉臣”作为引子,通过更名与书姓的细节,暗示了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的个人追求与身份认同,同时也预示了后续对不同领域卓越成就的赞颂。

“孟公自合名惊座,子夏尤宜便小冠。” 这两句直接点明了对“孟公”与“子夏”的高度评价,前者以其非凡的才智在座中令人惊叹,后者则因其智慧与谦逊而适宜佩戴小冠,形象地描绘了两位历史人物的风采与人格魅力。

“益号文章缘两李,翃书制诰有诸韩。” 继续通过“两李”与“诸韩”的例子,强调了文学与政事领域的杰出贡献。这里“两李”可能指的是李煜或李贺等文学大家,“诸韩”则可能是指韩愈等政治家兼文学家,进一步丰富了诗作的文化内涵。

“二元各自分南北,付与时人子细看。” 最后两句总结全诗,指出不同领域的成就各有特色,如同南北之别,鼓励读者细细品味,深入理解其中的差异与价值。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深厚情感,也体现了其对于当代文人士气的激励与期待。

作者介绍
王安中

王安中
朝代:宋

王安中(1075~1134) 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履道,号初寮。中山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年青时曾从师苏轼、晁说之。晁教以为学当谨初,故牓其室为初寮。哲宗元符三年(1100)进士。徽宗时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以谄事宦官梁师成、交结蔡攸获进,又附和宦官童贯、大臣王黼,赞成复燕山之议,出镇燕山府。后又任建雄军节度使、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靖康初,被贬送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又内徙道州,复任左中大夫,不久去世。
猜你喜欢

焚香

回首人间一梦凉,老来功课只焚香。

好花供养如天女,斗室回旋即道场。

归宿未忘水香地,飘零愁注汉宫方。

博山寸寸灰难爇,终古空存是愿王。

(0)

得西径山幢兄书

江头一别怆经年,昨夜霜空有信传。

粗行数人非领众,开荒五亩亦栽田。

残钟破寺西双径,老树孤村下集贤。

临济儿孙天莫测,却将疏懒当风颠。

(0)

寿见复六十

数载列冠裳,朱颜鬓未霜。

门多长者辙,酒共少年场。

有子能不朽,随兄尚雁行。

百年行乐健,秋月药栏香。

(0)

大风连夜起七首·其五

大风连夜起,虎虎掠郊原。

草木惊残梦,时疑兵马喧。

(0)

清明苦雨四首·其四

惜春心事乞晴辞,焚奏通明情岂痴。

朝日欲薰芳草眼,夕阳待艳海棠姿。

剪风燕羽应尤快,破晓莺声更不迟。

最是东郊狂试马,水光山色映鞭丝。

(0)

早秋苦热

火龙烧天天大赤,丰隆郁怒其声魄。

眼见蓐收将履新,公然肆虐赫曦赫。

虫虫蕴毒薄夜半,肖翘妄希泽下尺。

我闻南荒掌梦大失势,遗擘不散如恶客。

饮片无解晏婴困,逐日将穷夸父迹。

淫威一网尽周馀,宁独如焚手可炙。

咄嗟残贼利用驱,愿借长风来广莫。

不然雷渊烂人深复深,积秽不粪将成疫。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