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真像范金成,瑞节棠舟远导迎。
精衷励翼符神贶,藻卫葳蕤率礼经。
兰堤晓景涟漪静,神龙报降祥云映。
双上琼干采质明,旁临旌枻灵辉盛。
台臣祗肃荐华芗,承贺凝贞拜露章。
羲氏官名高可拟,汉家年纪远难方。
凤盖分阴腾九色,蜿蜒共戏云裳侧。
御天飞跃世空闻,瑞德萦盘今始识。
骙骙矫首仰中宸,丹扆深嘉美应臻。
纾礼既能畴圣日,为霖当使福蒸人。
华阳翠壑贞灵地,星使送还彰睿志。
更播云章入管弦,昭昭亿载传金匮。
巍巍真像范金成,瑞节棠舟远导迎。
精衷励翼符神贶,藻卫葳蕤率礼经。
兰堤晓景涟漪静,神龙报降祥云映。
双上琼干采质明,旁临旌枻灵辉盛。
台臣祗肃荐华芗,承贺凝贞拜露章。
羲氏官名高可拟,汉家年纪远难方。
凤盖分阴腾九色,蜿蜒共戏云裳侧。
御天飞跃世空闻,瑞德萦盘今始识。
骙骙矫首仰中宸,丹扆深嘉美应臻。
纾礼既能畴圣日,为霖当使福蒸人。
华阳翠壑贞灵地,星使送还彰睿志。
更播云章入管弦,昭昭亿载传金匮。
这首诗是宋代夏竦所作的《奉和御制迎圣像中路获金龙送还茅山》。诗人以华丽的辞藻描绘了迎接圣像的盛大仪式,以及途中获得金龙的祥瑞景象。他赞美了圣像的威严如范金成,表达了对神灵赐福的敬畏和对礼仪的遵循。清晨的兰堤景色宁静,神龙降祥,金龙被送往茅山,象征着皇家的尊崇和对道教圣地的敬重。
诗人进一步歌颂了皇帝的高尚品格和深远影响,将他的地位与古代贤君相比,强调其德行如同羲皇般崇高。金龙腾跃,凤盖显赫,展现了皇家仪仗的壮观。皇帝的美德将带来丰沛的恩泽,使人民福祉蒸蒸日上。
最后,诗人称颂茅山为灵秀之地,金龙送还彰显了皇帝的睿智决策。并将这一盛事融入音乐之中,期待其流传万世,永载史册。整首诗充满了对皇家庆典的赞美和对盛世的期盼,体现了浓厚的宗教和政治色彩。
登高丘而望远海,秦王者何二千载。
阿阙王基竟已灰,瀛洲仙药空谁采。
初从梁甫匮金书,七十二君俱不如。
已借神鞭驱怒石,复张连弩射游鱼。
归来尽灭儒生口,徐市茫茫竟何有。
祖龙未朽骊山身,亡鹿先归赤帝手。
赤帝诸孙犹不闻,文成五利日纷纷。
请君试上长安问,唯有甘泉一片云。
太伯让周王,剪发窜蛮荆。
季子守遗节,屈体臣后生。
要离捐肢体,伍员抉目睛。
岂若被裘子,兼复韬其名。
言游佩端委,文学启休明。
赁舂无凡客,门卒亦仙卿。
震泽含变化,大海发精灵。
焉类十室邑,步趋恒自矜。
煌煌京洛,肇迹光武。服行共俭,奄宅中土。
天关玉门,以界夷夏。外户不闭,中夜行旅。
爰及二宗,肃雍明堂。畴其宾者,三老五更。
邑多藏餦,亩栖赢粮。声实华鬯,西京有光。
煌煌京洛,常侍燬之。燬伊成之,司徒伯始。
常侍暴哉,蠹齧天纪。司徒栖栖,不恤其纬。
煌煌京洛,董逃仇之。仇伊殴之,将军何侯。
唶彼董矣,卒颠厥室。嗟彼何矣,自贻伊戚。
忠臣不可为,良臣不可求。
李牧却秦师,功多竟不侯。
朝谗进郭开,夕骨委荒丘。
千金卖社稷,举宗托仇雠。
蒙恬破匈奴,挟箠河南收。
长城五千里,雉堞如云浮。
赵高从中制,片纸下沙丘。
扶苏掩袂啼,一剑死阳周。
合若投胶漆,弃若覆水杯。
捐脰非所难,谁为终国忧。
我欲寄此曲,此曲多悲思。
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疑。